阅读历史 |

第173章 望海(2 / 2)

加入书签

这话大大地鼓励了小静容,此后,更是认真学习不提。

而此时,杜子远和江清到达羊城。

早在两年前,江清就已经在羊城开了一家洪隆祥。后来,又另外置业新开了一家。

新开的那家洪隆祥,前头是对外开放的店铺,后边是用围墙围起来的私宅。

平时江清过来巡视的时候,就住在这个宅子里面。这一次,俩夫夫也是住私宅这里。

离乡试还有些日子,按理说,杜子远应该待书房里好好复习。

但第二日一早,他便让杜信清套好马车,带上江清,几人一起外出,前往去羊城港。

“相公,你觉得,这一次的考题,会与海禁有关?”

“极有可能。”

马车踢踏踢踏地来到一处江岸。

这里水岸背风,水路又四通八达畅通无阻,非常适合渡运。

但此时,这里并未进行开发。

江清知道,若干年后,这里将会成为一处大名鼎鼎的码头。

后来,有一位钦差大臣,在这里上岸进城,销毁鸦片。又有一位国父,化装出走,在这里登上军舰。

“相公,你信不信,这里很快就会千帆蔽日,客商云集?”

杜子远奇怪地看了江清一眼,“何以见得?”

“你看不出来吗?这里的风水好啊!”

杜子远极目远眺,连天浪静,江风徐徐,确实是个好地方。

江清也看向江面,“这里不仅水路通衢,陆路也是极为畅通,若是修建一个码头,相信很快便会吸引海内外的船舶停靠在这里。”

这话杜子远相信,好的地理位置,往往就决定了这个地方的发展上限。

只有杜信清看得一头雾水,这里明明就是一处长着杂草的普通江岸而已,自家少爷和阿叔,怎么就稀罕上了呢?

他挠挠头,问道“要不,我们去其他码头看看吧?我知道一处码头,特别多夷人,红毛的黄毛的蓝眼睛的,都有!”

“哈!你这小子,就是想去看热闹吧?”江清用一根手指顶了顶杜信清脑袋。

“嘻嘻嘻!”

江清不是第一次来羊城,自然知道杜信清所说的码头,是指哪里。

他吩咐杜信清继续向前行驶,来到一处繁荣的商业街。

一路上,钱庄、香铺、当铺、皮店、染坊等商号不下百家。商贩、脚夫、客商、游人穿梭其中,一派的忙碌与繁荣。

再往前,马车就过不去了,几人只好下车,徒步继续往前走。

江风开始拂面,越过那层层屋瓦,几人看到了一线辽阔的江面上,帆顶时隐时现。

几人加快了脚步,走完了长长的街道。

终于,看见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参天船舶,争先向着此地驶来!

江清不禁想起唐代有位诗人写的诗句,“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是啊,在那个万国来朝的朝代,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而彼时的羊城港,更是出类拔萃。航海路线,已经能穿越南洋、南海、印度洋、波斯湾、东非和欧洲。

沿途经过的国家,超过一百多个。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世界上最长的航海路线。

如此繁荣的贸易景象,能不让人心潮澎湃?若真是说禁就禁,才是让人扼腕叹息吧!

“相公,看到这些,有所感悟吧?”

杜子远还是有些出神,没说话。江清陪着他,好一会,才说道:“走,我带你去看夷人。”

几人又来到怀远驿。这里是专门建给外侨居住的地方。

果然如杜信清所说的,什么红毛夷人金毛夷人都有。他们有的甚至操着一口夹生的汉语,跟附近居民讨论着交易买卖。

后来,他们又去了妈祖庙,做了一番祈祷。

也去了伶仃洋,一路登阶而上,然后回身望海,只见烟波浩渺,船行如织,暂时未觉伶仃。

此后数日,杜子远将自己锁在书房里。再出来时,不见颓废,反而愈加兴奋。

很快,乡试的日子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