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五章 弊案(1 / 2)

加入书签

新组建的十万步骑必须在长期的训练后,才能初步形成战斗力,而高澄暂时没有动武的打算,也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

高澄计划等新兵形成战斗力,则分派去各地,接替老兵驻防,再将分派在外地的精锐重新调回洛阳,以供他将来随时驾驭亲征。

随着汉人在军中的比重逐步攀升,许多汉化政策也得以顺利推行,比如说官员服饰。

过往无论东魏,还是北齐,都未曾对官服作硬性要求,鲜卑武官可以衣着鲜卑服帽,汉族文官也可以穿戴汉魏衣冠。

当初高欢拥立元善见时,便是以鲜卑旧礼祭天,穿的也是鲜卑服饰。

这些年高澄一直在刻意忽略这个问题,有不少官员上奏,请求齐衣冠,正礼仪。

便是要统一官员服装,要么全是鲜卑服装,要么就穿汉人衣冠,莫要再继续胡不胡,汉不汉,惹人耻笑。

不过这些人无一例外全被高澄以各种理由贬往外地任职。

过去,关于汉胡之争,能打马虎眼,高澄一律都是湖弄过去,到如今北镇鲜卑迁来河南也十余年,与当地汉人相互影响,尤其是高澄鼓励他们彼此通婚,风俗渐渐融合,矛盾了没了初来时的激烈。

高澄此次推行的汉化政策暂时只是限制在朝堂,如官员统一使用汉人衣冠,祭天、祭祖也抛弃鲜卑旧礼,官员上疏必须使用汉字,而汉人语言也成了朝堂的官方用语。

这些改革并未波及到军队,鲜卑军队依旧以鲜卑语传达军令,汉人军队也依旧使用自家语言。

只是高澄却鼓励鲜卑将领学习汉语,汉族将领学习鲜卑语,能熟练使用两族语言之人,总能在相等的功绩下,得到优先提拔。

故而也在一众年轻将领中,掀起了语言学习的热潮。

只是有积极响应的,也有人满腹牢骚,人与人不能一概而论,就是有人缺乏语言天赋。

对于始终未能掌握第二门语言的将领,高澄也爱莫能助,他通过兵部行文,已经与众人讲得清楚,若是能使用汉语、鲜卑语,便能在汉军与鲜卑军中随意调动,哪方有空缺,都能随时填补。

可要是只能运用本族语言,能任职的部队也就少了,可不得慢慢排队。

当然,才能出众的将领,高澄还是会另眼相看。

只是高澄这些汉化改革并没有闹出什么乱子,反倒是手底下的心腹闹起了矛盾。

宋游道无疑是个酷吏,四处咬人,好用刑罚,确实惩治了许多贪官,但其中也有不少人是被屈打成招。

而陆操自主理督察院以来,常将尚书左丞衙门送来的桉件发回重审,久而久之,宋游道便对陆操横竖看不过眼。

可陆操是个真君子,两人也起不了什么冲突。

但宋游道为了维持自己刚正不阿的人设,却得罪了高隆之这个真小人。

当初博陵崔氏第二房的崔孝芬拒绝了高隆之的姻亲提议,无非便是瞧不起他的出身,觉得徐隆之就是个冒名士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