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八章 莫如春的心里话(1 / 2)

加入书签

那名带莫如春来这个教室的教务处老师当时尴尬到极点,因莫建国平日低调,再加上这个老师是刚从教育局空降来的教务处副主任,所以他并不知道莫如春和莫建国的关系。

莫建国把莫如春送到小学教室时,一路上只跟她说起学习上的事,对这件事一字未提,更未指责。这让莫如春既意外又感动。

莫如春对莫建国建立的最深厚感情的一次事件也是这件事。因这件事莫建国回家一字未提,也从未因这件事批评或收拾过莫如春。因此王家秀和莫如山并不知情,否则他们可能又要嘲笑她了,尤其是莫如山。每每拿仇视的眼神不屑地看她时,莫如春都感到无比愤怒。

但莫如春只不过是家里的老小,谁也不会把她的感受当回事,况且她除了在大姐莫如玉跟前发泄几句别人也不会有兴趣了解更多的细枝末节。

莫如春年龄虽小思路却非常清晰,她清楚地知道爸爸在家里的活稀泥的,妈妈则的典型的儿子奴,对女儿除了打压就是培养她们干家务的能力,以便将来两个女儿嫁出去别人不会说她没把姑娘培养好,至于女儿嫁出去日子过得好不好那基本不是她要考虑的事情,她的脸面莫家的脸面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

王家秀脑子里一直想的和看重的都是这些事情,莫如春十分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个人的思想会局限于少年时就既定的框架中,你想让她有更大的格局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她不屑于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与不屑于任何人来改变或影响她的想法,她对自己那一套理论非常自信也有深厚的人生基础,那个基础是她娘家村里的老辈子传给她的,她一直深信不疑也一直奉为圭臬,不容动摇。

莫如玉觉得王家秀和自己的外奶奶区别不大,除了王家秀和穿大襟衣裳裹脚的外奶奶在衣着方面有所不同,那说话口吻接人待物以及对待子女的态度等精神层面的事情都高度一致,她们两代人在思想领域可以说是复制品都不为过,这真的是很奇怪的现象。

自这次事件后,莫如春和莫建国父女关系似乎有了很大改善,有事她也愿意背着王家秀和悄悄莫建国说一说,不像从前觉得父母除了会批评不会向着自己,与其跟他们说不如和大姐说管用。

也许孩子和父母之间缺少的就是一种平等权,有了平等对话的权利孩子才会对父母打开心扉,否则就算是血亲也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就像莫如春和王家秀的关系,尽管莫如春已经成年了,但少时留下的印象从未减弱过一分。莫如春计较这些时王家秀还茫然不知,只管沉浸在莫如春孝与不孝的自我主题当中。难道索求平等对话权就是不孝吗?

那件事后,当时还是校长的莫建国给学校门房下了死命令,不管是谁家的孩子,以后都不能随便进学校的门房,更不能拿门房的钥匙去教室里乱窜。

莫如春此时想起爸爸当时在那间教室里既尴尬又无奈的神情,看着教室里已换成磁性墨绿色黑板,想起当时的那一幕,才对莫建国当年当着学生和老师的面承认错误的那份勇气与担当在心底打了个一百分。

同时她又不禁自嘲起来:莫如春,你打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虽然小小年纪就有环游全球的大梦想,但家里这点事都处理不好,再有天大的志向也是白搭,在妈妈和莫如山眼里你啥也不是,在她们娘俩眼里你就是好嘚瑟好显摆,有本事这回把这个项目攻下来,拿个世界级的大奖回来,让大家伙好好认清楚你。也许到时家人的看法就不一样了吧!就像当年那件事以后,她为了向爸爸证明自己不是废物和捣蛋鬼,希望爸爸能真心看得起她,她才开始用心学习用成绩来证明一样。

想到这,莫如春又摇摇头心否定了心中的想法站在教室的后门自言自语道:“莫如春,你累不累,整天为得到家人的认可有意思吗?他们认不认可有那么重要吗?全中国女研究生能有几个,妈妈不照样张嘴想说你就说你,想不要你就不要你了,你还看不清楚吗?还抱着这不切实际的幻想有意思吗?快收收心,这世上没有比自己事业更重要的事情了,还是把心思放在研究上,别想这些没意义的事情了,再想下去别说别人看不起,你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了。”

就在莫如春站在教室后窗思绪连连时,王家秀带着莫如山和莫如川也回到了家里。

莫如玉看到王家秀三人进来,却不见莫如春,便问道:“妈,如春怎么没和你们一块回来,她临走时还说要给我带个惊喜回来,她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