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10章 人才济济(一)(1 / 2)
保州位于北直隶行省中部,靠近太行山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它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乃北方通衢,历来有“京畿重地”和“北平南大门”之称。
大周开国时,在此设保州府,以便拱卫京师。
此地距离北平仅有两百余里,极端情况下,轻骑兵从保州出发前往北平,可以朝发夕至。
因此,北直隶行省总督在大周诸多督抚中政治地位最高,素称“八督之首、疆臣领袖”,非天子绝对亲信之人不可担任。
松江侯周进能够侥幸得到这个显赫官职,也是因为大顺军即将杀入北平,德正帝无人可用之际,不得不启用周进北上救火。
可惜大顺军乘胜而来,如日中天,到了足以毁天灭地的时候,大周朝廷已是神仙难救。
周进率领齐鲁军近卫旅坐镇保州,履行北直隶行省总督职责,连带着松江侯府家眷,也从泉城搬迁到了保州。
除此之外,锦乡伯韩家,宣城伯卫家,镇国公牛家,荣宁二府贾家,邢州白氏家族,江南魏氏家族,广陵张氏家族,以及王允、戴权、周太监等诸多与松江侯府牵涉颇深之人,也纷纷从泉城、蓬莱等地迁至保州,摆出了誓与松江侯府一系共同进退的架势。
如果说先前,有人还三心二意的话,但现在看到二五仔石光珠、陈瑞文、马世明等人,落得如此下场,投靠清廷的王自如、孙绍祖等人也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他们的立场便不由自主地坚定起来。
这些人的态度和立场如此坚决,反而让松江侯周进感到有些难办了。
有人执意投靠,总得给人家安排一两件差事,不能让对方热脸贴冷屁股啊。
一段时间以来,周进冷眼旁观,看到诸人都还比较沉得住气,目前也并没有听到这方面的怨言。
但在他身边任事的谢希平、陆河等人,在涉及到松江侯府一系的人事动议时,会时不时提到韩老三、张全勤、贾兰、卫时汉等人。
谢、陆等人,或许是受到了个别人的请托,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松江侯府处于用人之际,缺乏得力干才啊。
甚至连那个薄情郎傅检,也毛遂自荐,有意出任新成立的保州府学教授。
他甚至还恬不知耻地说道,“我不是官迷,只是看到侯爷身边缺乏人手,等侯爷这边不缺人了,我保证立即让贤。”
他这是吃准了松江侯府一系人手不足的窘境啊。
桃李书院创办十余年来,确实替松江侯府一系培养出了一些人才,他们也普遍对松江侯周进忠心耿耿,但这些人都还比较年轻,年龄最大者尚不足三十岁,目前都还只能担任一些基层武官或者低级佐吏,暂且不能担当大用。
“看来是得考虑任人唯贤,将官帽子一一地分发下去了。”周进喟然感叹道。
但官位也不能随便给。
有些人辈分高、资历深,拿一个署理县令或者署理知府的位子给他,那是摆明了没给他好脸色。
比如说周进恩师,旧朝户部尚书王允大人,不可能让人家屈尊纡贵,从县令一级从头干起。
就算是给王允大人一个署理知府头衔,都明显有些不合适。
可要是把自己这个北直隶总督的位子拱手相让,王允大人必然不敢接,周进本人也舍不得。
宣城伯卫应爵也是这种情况,他乃营中宿将,又是卫若兰的祖父,卫若兰都已经是一师之长了,以卫应爵的资历要出仕,都可以直接出齐鲁军总指挥了,那还有松江侯周进什么事?
好在宣城伯卫应爵很有觉悟,他已经公开表态,说自己年事已高,在家中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即可,若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考虑再出山了。
还有人喜欢贪财,也不适合安排实职。
比如说周太监,便不是一个好家伙,他受德正帝指派,先后在松江府团练水营、登莱水师做监军,正经事没干几件,惟知道贪财。
周太监只要逢年过节时,能从周进手中拿到一笔节礼,其他事便可以一概不管。
上次周进远征宝岛,驱逐红毛,长时间离开任职所在地,这其实是违规的。周进请他替自己打掩护,他也欣然从命,毫不含糊,典型的有奶就是娘。
以前周进在大周朝为官,像周太监这些人贪财懒政,相当于是挖大周朝的墙角,只要没有妨碍到周进本人的利益,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多管就是了。
可现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之时,周进都在为自己而打拼了,自然不适合把这些人放在重要岗位上。
但周进也不能将他们驱逐,或者将他们问罪。
像周太监这些人,都是跟随自己的老人了,以前相处也极好,现在周进大权在握,便立即翻脸,让其他人心里怎么想?
周进思虑再三之后,决定在松江侯府,成立一个资政委员会,邀请锦乡伯韩老三、宣城伯卫应爵、旧朝户部尚书王允、旧朝工部郎中贾政、邢州白氏家族家主白俊杰、一等子爵柳芳、江南魏氏家族家主魏东安,广陵张氏家族家主张全辛、旧朝登莱水师监军周太监等十余人,为松江侯府资政。
其中,王允大人为松江侯府资政委员会首席召集人,邢州白氏家族家主白俊杰为资政委员会文字秘书。
这样一来,既能给予这些老人家以必要的尊重,又能发挥他们的个人所长和特定关系网。
像上次,水溶、金磊、穆云、高焕等人,原本还想在登莱钱庄要账,是韩老三、卫应爵二人出面,给他们四人陈述利害关系,终于说动了这四位大神,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坐上前往金陵的船只,打算去松江钱庄讨要欠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