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荷花池(1 / 2)
小姑娘这小脑瓜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她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些词的啊?
说是噱头吧,它其实也并不夸张,就是以前的书都是一本正经的,哪像她这样毫不掩饰自卖自夸的啊!
不过呢,一看这些词,自己都有想翻开看看的冲动,更何况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呢!
甚至,她对构图、配色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见解,令出版社一众编辑对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孩赞不绝口!
王怡有一种预感,这三本书一定会大火,出版社肯定也会因此大赚一笔的。
等到一切商讨完毕,丰雪不经意地问道:
“王阿姨,咱们出版社应该有杂志吧?不知可不可以投稿啊?”
王怡说道:“有啊,比如《R城少年》、《红领巾》《中学生读写》都是我们出版社的优秀期刊,欢迎投稿哦。”
丰雪问:“那,王阿姨,有没有这些期刊的合订本啊?可以送我几本吗?”
王怡叫过一名编辑说了几句,不一会儿,那名女编辑抱着好几本厚厚的合订本杂志进来,放在桌子上,丰雪一看,刚刚说的都有。
丰雪高兴地把杂志一本一本扒拉到自己的大布袋里,顿时装的鼓鼓的。
王怡笑道:“你倒是个爱书的。怎么?真打算给我们写稿啊?”
丰雪摇头:“我挺忙的,没时间。我姐的文笔很好,她打算投稿呢!”
王怡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两人,说是方便有事讨论和约稿,刘以志和丰雪就留了学校的电话。
现在才下午三点,往洋县方向最晚的火车是晚上十点多的,三人商量了一下,干脆坐最后一班火车回洋县。
章恒要回家去拿点东西,刘以志也要去找同学,所以三人就在出版社分开,晚上十点在火车站前的广场碰头。
就这样,丰雪和刘以志两人拿了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杂志社。
刘以志怀揣着五百元,心里很激动,妈妈的病可以好好治疗了。
同时,他也庆幸自己找到一条来钱的路子,既能发挥所长,又可以贴补家用。
说不定,以后还可以出其他年级的习题,或者还可以出其他类型的题比如奥数题什么的。
丰雪倒是淡定的很,她把一千多块钱随便往布包里一塞了事。
三人分开后,丰雪又搭乘公交车回到了火车北站,下了车,她就朝着荷花池方向走去。
老话说“新都看桂花,北郊看荷花”,这里的北郊说的就是荷花池。
沿着人民北路,经过R市铁路局,隔壁就是cd大学,再继续走,一路上都是低矮棚户区。
其实这一带方圆几里都叫做荷花池。
荷花池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
民国时期,c军有一位将领在这里修建了他的私人住宅,把后院的荒地改成了水池,种上了荷花。
夏日池内长满荷花、菱角,水中遍布螺蛳、贝壳,大小游鱼穿梭其中,水清见底。
后来,周围一片也开始挖塘种植荷花,夏天的时候,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的荷叶,粉色或白色的荷花,端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每逢初夏,社会名流、文人雅士都赴荷花池一游,吟诗作画。当地居民也喜欢带着孩子去荷花池游玩避暑。因此荷花池远近闻名。
解放初期荷花池都还在,后来修火车站,于是池塘就慢慢消失了,只留下了荷花池这个地名。
丰雪沿着这条路继续往东南方走去,突然,一个牌子赫然出现在她的眼前——“荷花池综合市场”。
丰雪脑子一片空白!
我去,原来这时候已经有了荷花池综合市场了。
她仿佛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