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九章 姜舒破局(2 / 2)

加入书签

“不错,如今大人之所以举步维艰,只因这上阳郡民意在陆玄那里,但大乾统御九州八百年,就算如今百姓心中不满,但大乾还是正朔,我想大人今日游走各家,虽未能得人相助,但这耕田之事,想必各家都不好再强迫了。”儒生微笑道。

姜舒点点头,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了。

“既然如此,大人便认了此事。”

“人家是暂时不要,又不是说一直不要,我若将此事做成定局,他们如何肯让?”姜舒皱眉道。

暂时不要,是因为顾忌陆玄,但如果他把这事儿彻底坐实,那就等于是朝廷认了这件事,对百姓来说,既然朝廷都认了,自然没必要再去依附归一教了。

大乾才是正统,只要大乾还在,这就是深入人心的东西,哪怕归一教许下的诺言再好,但对百姓来说,同样的条件,是愿意跟归一教还是愿意跟朝廷?

这东西都不用去问。

好处是可以凝聚护城青气,他带来的这些儒生再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废物,至少城池可以保住,其他人可以出城去做事了。

但坏处却是等于把人家暂借你的地都给送出去了,去问问这些家族会是什么想法?

他们的钱可是要上交的,人家背后的大家族会愿意?

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把未来搭上,姜舒还没这么蠢。

“我们也没说要给啊。”儒生笑道:“大人只需下发榜文,便说以如今属于谁的耕地,自今日起,便归谁,并让人传往各县,就说今年免税,我想便足够了。”

姜舒虽然是初入官场,但从小耳濡目染,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属于谁的耕地便归谁,这是一句废话,乍听之下,似乎没毛病,你可以理解为现在你手里的地我们不收回了,以后就是你的了。

但同样可以理解为这地属于谁就是谁的。

至于属于谁……当然是看地契了,以后追究下来的时候,你总不能拿归一教的凭证来拿朝廷的地吧?

其实仔细琢磨一下,都能明白这话里面模棱两可的意思,但寻常百姓有几个识字的?更别说琢磨出其中真正的含义了。

“派人去张榜吧!”明白儒士的真正意思之后,姜舒点点头。

儒生默然不动。

“还有何事?”姜舒见状皱眉问道。

“还请大人将麾下卫队借我一用,这县衙里……不好招人!”儒生叹息一声道。

各地县衙的衙役之前在去民间的路上被乡民打死了不少,后来陆玄出手,可不是只有上阳县一处,陆羽带出去的讨贼郡兵,各县的县兵,死了大半,剩下的也都不干了。

毕竟当县卫、衙役只是混口饭吃,最多欺负欺负普通老百姓,要他们把命都赔上,谁愿意去啊?

现在上阳郡各县死亡率最高的行业只有两个,一是豪绅,第二就是各县衙役卫兵了。

各县县令也就是跟着姜舒过来的这些儒生们,基本都是光杆司令,各县管理体系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政令连县衙都出不去,更别说张榜全郡了。

现在想要办事,只能动用姜舒带来的私兵了,另外最好能从青禹郡再调派一批人手进来,总不能所有的事儿都让姜舒的私兵去做吧。

姜舒感觉胸口有些发堵,堂堂姜家嫡孙,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从身上摸出一块儿玉牌道:“六品不能动,其他的你来安排,另外这人手可有办法解决?”

“可寻些游手好闲之徒入衙署,一来这些人其实更知道如何治人,二来以后出问题也可以将这些人拿出来泄民愤。”儒生建议道。

游手好闲是好听的,其实就是那些聚在一起不干正事整天欺负人的无赖二混子,但这种人虽然混,但真遇到事情,他们处理起来反而更有效。

“就依你之意,快去办。”姜舒点点头。

“是!”

儒生告辞离去,府上的侍卫顿时少了大半。

看着空荡荡的衙门,姜舒狠狠地吐了口气。

陆玄,你真是该死啊!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