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6章 四大名著(2 / 2)

加入书签

说起来,施耐庵和罗贯中他都是知道的,这两个人都跟着张士诚混过。

“不知道,这两本书现在写完了吗?”朱元璋表示他想一睹为快。

朱标是个懂事的,他立马截住了话头。

“父亲,据儿臣所知,施耐庵本人已于洪武三年病逝,他的作品已经完成了。

这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想必此时还没有写完。”

现在虽说还没有正式的锦衣卫,但以前跟着张士诚和陈友谅混过的人,朝廷还是有所关注。

施耐庵是张士诚政权的元老,早在张士诚撺掇盐工造反的时候,施耐庵就有所参与。

只是最后两人政见不和,施耐庵辞官归隐了。

至于罗贯中,这个人是他们重点标记的人物。

罗贯中算是张士诚的谋士,以前朱元璋跟张士诚打仗的时候,他出过一个计谋,导致朱元璋方兵败。

他也和施耐庵一样,最终离开了张士诚,隐居起来了。

对于这种人,大明朝廷也没有什么办法。

直接抓了吧,感觉他们有点儿不太仁德,人家现在又没犯过什么罪,以前又都是各为其主。

最多就是命底下的人看严点。

朱棣在底下跃跃欲试,“父亲,这施耐庵的《水浒传》儿臣看过,讲的是宋朝水泊梁山的故事,书写的真的不错。”

未来的永乐大帝现在年纪还小,正是少年人心性。

大家都没看过这本书,只有他看过,忍不住开始显摆起来。

听了四儿子这话,朱元璋脸色明显不太高兴。

这龟儿子还是性子太闹腾了,一天天不好好读书,就知道看这些闲书。

全然忘了,他也很想看。

一家人又开始吵吵闹闹,朱标只能给弟弟打圆场。

清朝乾隆初年

他们大清的《红楼梦》能力压明朝的三部作品,乾隆自然是满意的。

不过曹雪芹这个名字听着有些耳熟。

皇帝有疑问,大太监李玉赶紧解释起了曹雪芹的生平。

皇上身边的太监就相当于是秘书,除了要照顾皇上的生活起居,最重要的还是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

这赫赫威名的曹家,天底下又有谁不知道呢?

李玉刚一说起曹家,乾隆立马想起来了。

这曹雪芹就是曹寅的孙子,算算年纪,好像跟他本人也差不多大。

这么一来,乾隆直接来了兴趣,说什么都想见见这曹雪芹。

李玉知晓敦敏、敦诚两位爷和曹雪芹私教甚好。

赶紧让人传了话,请这两位爷将曹雪芹找来。

正巧,这个时候,敦敏敦诚两人正和曹雪芹等一众朋友聚会。

他们两人是爱新觉罗家的,但是家族也基本败落了。只是空有一个宗室的名头,领着点儿银钱罢了。

两人现在年纪还小,进了宗学之后,认识了曹雪芹这个大宝贝。

自此之后,他们兄弟二人被曹雪芹的才华折服。

三人也做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原本席上有曹雪芹这个落魄之人,其余的贵胄公子都有些看不起他。

直到曹雪芹的大名出现在了天幕上。众人瞬间脸色大变,赶紧让曹雪芹坐了上座。

这点变化已经激不起曹雪芹那看透世态炎凉的眼神了。

原本他们曹家何等宣赫,自从雍正五年搬到京城,又遭遇了官场、世人多少白眼。

唉,现在又因为一本书,一本还没有写的书,他成了座上宾。

世间变化都是如此,没有什么稀罕的。

曹雪芹喝着闷酒,敦敏、敦诚将那些兴致盎然的公子哥儿都挡了回去。

他们明白曹雪芹的内心,说实话,他们三人也颇有些共同之处。

就在三人开始伤春悲秋的时候,皇帝乾隆的口谕到了。

曹雪芹瞬间清醒了,或许,他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

其实他本人的性子不太适合当官,早前他在内务府也当了一个笔贴式的小官,只是干的不太愉快。

以后皇上实行新政,他或许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