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来来回回(1 / 2)
【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不管是在《孔子世家》里还是在别的书里记的都相当混乱,且互相矛盾。
我在这里的说法是后世学者普遍认为的一种,他们都是从各种古籍里研究出来的,也是从逻辑这方面更合理的一种。】
一些研究《史记》的学者也忙不迭给司马迁道不平。
司马公已经做到他所能做的极限了,毕竟他生活的年代,距离孔子也有好几百年了,像这种创建了一个学说的的大人物,各种各样的说法夹杂不清。
事件大部分应该都是真的,只是时间肯定有些不对。
毕竟那个时候各国的纪年方式都不太一样,很明显是捋不明白的。
这也难怪《史记》这一个篇章最乱。
【孔子去卫国可能也有一个原因是子路在那边儿有亲戚,子路的连襟和大舅子都在那边当官,算是有点儿门道。
到了卫国之后,孔子就住在了子路的大舅子家里。
他很顺利的见到了当时卫国的国君卫灵公,两人也算相谈甚欢,卫灵公没有给孔子什么实职,但是给他的工资待遇不低,算是顶格了。
我想他应该是欣赏孔子这样的人,但是他不想在卫国实行孔子的主张,就看他的谥号,就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了,绝对不可能是一位有所志向的国君。】
一些人听到子路的连襟就开始互相挤眼色,他们如果没记错的话,子路的连襟弥子暇和卫灵公的关系可不一般,在卫国,他是一个妥妥的宠臣加佞臣。
估计这也是孔子为什么没接受他帮助的原因了。
卫灵公这个人好色又多疑,脾气又暴躁,做事荒诞不羁,就这样的人,那肯定不可能是明君,孔子在卫国注定不会有什么发展。
【你一个外来的人,立刻就能得到这么高的工资待遇,凭什么?
卫国的其他人肯定不满,再加上他们也不喜欢孔子的学说,因为这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小话一说,卫灵公又改变了主意。
明着收回肯定不妥,毕竟不能太过朝令夕改,有人出了个主意,直接派人去监视孔子师徒一行人。
时时刻刻都处在监视之中,这肯定不行呀,没办法,孔子只好出去看看别的国家有没有赏识自己的人。
这一次他在卫国总共待了十个月,毫无收获,算是被人排挤走的。
孔子带着弟子们离开卫国,就在路上就遇到了一件事儿。
卫国有一个叫匡邑的地方,有人占住了这一块,就是朝中的大臣和卫灵公不和准备叛乱。
匡邑算是这位叛乱者的封地,乱起来了,路自然堵着严严实实,僵持了好久,孔子和弟子们都过不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