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丧家之犬(2 / 2)
郑国人说了这么一句话,“是不是东门那个像丧家之犬的老头儿?”
等子贡找过去,把这话如实的告诉给了孔子,连孔子都自嘲道,“可不是就像丧家之犬吗?”】
读过史记的人记得这段形容,“累累若丧家之狗。”
从齐国到鲁国,再到卫国、曹国、宋国一连五个国家了,孔子这时候已经年近花甲了,仍旧没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不就是像丧家之狗吗?
想想可真悲哀。
可他是有本事的,有学识的呀,他治理地方也治理的很好呀。
诸葛亮还能遇见像刘备这样的老大,而孔子始终遇不见欣赏自己的人。
【大家汇合之后准备去陈国这一年的年底终于到了。
大家还记得吗?孔子第一次从卫国走的时候就想去陈国,只是后来被追回去了。
陈国这个国家应当不是孔子求职的地方,有人猜测他想来这里,估计是这里的文化比较古远一些。
陈国的国君是舜帝的后人,他们的国都据说是之前伏羲的国都。
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从周朝开始就一直是个小国,到了春秋时期,在晋国和楚国的夹缝中生存。
春秋时期他是一会儿被灭,一会儿复国,来来回回,主打的就是一个趁着大国不注意寻求机会。
这样的国家没有那个本事实现孔子的政治目标,他自己都得仰人鼻息,但孔子也实在是没得选了。
到了陈国,俸禄什么的陈国国君给了,反正意见是实施不了一点。
这样的日子和在卫国的那几年很像,孔子实际上就相当于是食客,是那种吃白饭的。
虽然他主观上不愿意,但是客观上已经成为了他最讨厌的这种人。
人活着就得向现实低头。
这样的日子他又这么过了几年,估计他想的就是总有一天自己能打动国君,对方没把话说死,那也算是有可能,即使有一点可能,那也值得等待。
可就在他63岁的这一年,陈国眼看就要完蛋,吴国的矫健士兵攻打了过来,孔子被迫又开始出走。】
“这完完全全就是在卫国的翻版呀。”
“按理来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孔子没干什么事,人家给了他俸禄,结果国家有难,他又立马收拾包袱跑路,感觉有点儿怪怪的。”
“这你就想岔了,那个时候各国林立,人才互相之间分的没有那么的清楚,大家在明面上都是周天子的,和现在可不一样。
再说了,孔子本来就是想寻求一个知己,想让别人支持他的主张,最好能再次实践,可惜一直没有。
孔子常住在一些国家里,肯定也会开班授课,播散儒学的种子。”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求职不成,东家因为欣赏你,每月给了你一点钱,你的工作就是陪他聊天或者培训培训他们店铺的伙计。
等店铺快黄的时候,你不可能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去帮吧,实在没到那个情分上。
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别的店铺看看,还能不能找到一个活计。”
说出这些话的人,在自己的朝代里从来不是那种大众意义上的读书人,只是以前念过点儿书,又跟着直播学了一些东西,才能将孔子这个人与儒学中的圣人孔子稍稍分开一些。
狂热的儒学子弟看到这些话都气愤不已,认为这些人侮辱了孔夫子,可让他们说侮辱哪儿了,他们又说不出来。
一些聪明人已经慢慢意识到了,这两者的区别。
一个是他们想象的,而另外一个是这个人。
孔子本人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美化,不需要成为一个神。
他只是孔子而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