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8章 内斗(二)(1 / 2)

加入书签

为官者,若是总仁慈老实,执政软趴趴,不强硬些,使些手段,怎能有些成绩?

若是因施行政事期间,不免出现些难以预料之事,便对官员大加刑罚,动则砍头,那以后天下人谁还敢做官,为朝廷谋事?

总之,本是就信阳州府征收赋税之事,州府长官是否有罪,最后争论到国家大政上去,最后分成两派,恽王一派,太子一派。

恽王一派主张信阳州府长官蔡绅虽然行事有些欠妥,但其心是好的,为朝廷收复幽云诸州着想,念其发心,给予其罢官革职便可。

太子一派则认为,这蔡绅在其位谋其政,便应担其责,又是蔡太师堂侄,处事更应该多方面综合考虑,关押百姓将近千人,将朝廷声誉毁于全州,致人非命,非是小事,过错重大,这样为官,朝廷不杀之,将何以平民心,推而大之,何以平天下,其罪该杀。

最后还是皇上圣明,说道人死不能复生,蔡绅的确有错,但若是将他定为死罪,一刀杀了,也解决不了任何事情。

不妨给他个机会,留其性命,免其官职,再令他赔偿一些银两于失去性命者的家属,并厚葬亡者,给活着的人一个好的保障,就此了结,也算是积德。”

“朱老弟,皇上果然不愧为圣明之君,既然皇上开了金口,此事也算是完美结局。这当中也再无事端,也看不出还有什么后事,朝廷依然不还是好端端的。

光凭这件事,太子系虽然与恽王争斗更加激烈了一些,但并不会翻出什么大浪来,局面目前看来,依然还在蔡太师和王宰辅掌控下,到底还有什么事,让蔡太师、王宰辅觉得还是需得我童某人回京?”

“童兄过于乐观了,此事并没算完!经皇上调解,信阳州府那边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但国子监这边还没就此罢休!

国子监为民伸冤,大理寺拖延推诿,皇城司擅抓读书的学子,酷吏枉法,乱拘百姓,半路截杀学子,致人命丧九泉,这样的酷吏只罢官免职了事,朝廷未免也太不拿百姓当回事了,这样的朝政叫读书人如何装聋作哑,装作看不见?!

随着信阳州府的事情,皇上开金口,就此了结,皇城司自然是把那几个带头闹事的国子监学子给放了,然而这些学子并不感念这些,誓要给个说法!

皇城司查察汴京,拘捕王侯将相,皆不在话下,几个区区的国子监监生,能给个什么说法。

那拘捕的学生中有一人叫陈东,性子刚硬,在诸学生中颇有影响力,见皇城司不给任何说法,当时也没做出什么过激反应,但仅过了三天之后,便写出了一封三万余字的奏折,上奏朝廷,妄言当今朝政。

那奏折言辞激烈,所提看法全是个人主观臆断,有失偏颇,折子递到资政殿时,本被王宰辅扣留下。

哪知这折子除了资政殿外,观文殿,太和殿,御史台皆有这小子折子。这分明是有人做了手脚,不然一个区区的太学生的奏折怎么可能流通到诸多要衙,无奈王宰辅蔡太师我等当时并不知晓。

又在过了几日的大朝会上,皇上曾漫不经心地询问王宰辅,是否有个叫陈东的太学生写了一篇长奏折,议论当下朝政,问王宰辅有没有过目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