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家也不是小白(1 / 2)
大厂长还是很有水平的,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就说出了一连串稳定、有力的话。
“老肖也是咱们单位的老人了,六零年就进厂参加工作,可以说全厂几千名职工,几百名D员都是他的兄弟姐妹,现在看到兄弟姐妹的饭碗岌岌可危,心里着急也是情有可原.”
“一分厂的效益好,当然有小陆和李野的功劳,但也要考虑到总厂这边的利益,所以具体是把J3型汽车调价,还是统一销售管理,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说对说错都不为过嘛.”
这些话乍一听没毛病,既肯定了李野和陆知章的功劳,又解释了肖进刚逼问李野“你服不服从单位决定”的原因。
但如果琢磨琢磨,是不是坐实了一分厂跟总厂抢饭吃的事实?然后还要讨论讨论是否收回一分厂的独立销售权?
“一分厂的定价还是太低了,李副厂长确实是高材生,也确实有能力,但终究是太过年轻,不知柴米油盐贵,只计算生产成本,有点赚头就给贱卖了.”
“也不能全怪李副厂长吧?小陆可是经验丰富的干部,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呢?定价之前,应该跟朴科长他们商量商量的嘛”
“呵~”
听着众人热烈的讨论,李野忍不住的笑了。
在内地的任何一家单位,不论是私企还是公家机关,都有“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的传统,
因为大事牵扯到的利益太深,涉事人谁也不会松口放弃,撕咬起来非常激烈,让底下人看见了,有辱斯文很不体面。
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而可以拿到大会上让大家讨论讨论,体现单位的公平和公正,也让牛马们体会一把“主人翁”的感觉。
可一分厂销售权这事儿,它不是小事啊!
这个独立销售权,可是当初马兆先经过几个回合的拉扯,才好不容易争夺到手的,现在又想要回去了?
在小会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拿不到的东西,开大会就能拿到了?
“嘶~”
李野忽然想起了什么。
【这不会是想先挑起民意,然后以“兹事体大”为理由,发起举手表决吧?】
果然,玩权谋,人家也不是小白。
内地的“举手表决”是一项非常厉害的管理手段,可能很多内地人司空见惯,觉得也就是个“少数服从多数”,没什么稀奇的。
但是当海外的某些分析人员在仔细研究之后,却都是心怀恐惧、后背发凉。
就说一个最典型的例子,08年5月份的时候,一家国企正组织员工在西南考察旅游,然后碰上了那场灾难,
在失去通讯跟外界完全失联的情况之下,这群国企员工中的三位D员立刻成立D小组,在一天一夜的时间之内,把周围的所有人都吸纳进来救人救灾,滚雪球一般的迅速壮大,
在整个过程之中,有异议立刻举手表决,所有的零散人员都接受和服从表决结果,哪怕他们本来的意愿跟表决结果南辕北辙。
而在外部救援人员抵达的时候,这个小组已经组织起了上千人,而且把这上千人的团队完整的移交给了相关部门。
后来海外的研究团队在知道这个案例之后,感觉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如果在他们本地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人会哭喊着去救自己的爱犬,有人会瑟瑟发抖的哀求救援,有人可能会趁机展开零元购.
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这种级别的应急组织能力,到底是怎么顺利凝聚的,明明是一群六神无主的底层普通人,怎么瞬间就有章有法了?
而这一切,都源于“接受表决结果”,已经渗透到了所有人的意识之中。
有利、有弊,威力无穷。
就如比现在大家举手表决,让一分厂把销售权交还给总厂,李野和马兆先还真的不好应对,毕竟人家也是打着“统一协调”的名义,经过所有人认可的。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举手表决”不是随便就可以发起的,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
【那就釜底抽薪。】
李野找了个机会,朗声发言道:“抱歉啊!各位同事,我们一分厂在建厂的时候,就只分配到了130的生产计划,
当时我们认为总厂这边会逐步改产新型的136汽车,所以无论我们怎么改进、怎么定价都影响不大,”
“不过现在我认为主要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的J3定价太低了,其实是总厂的J2型130市场竞争力不足,那么当务之急应该是改进生产,而不是在价格上浪费时间才对,
现在金陵的跃进131已经投放市场,我们的J3型130跟他们竞争都非常吃力,等到再过个一年半载,J2型130怕是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
李野的惊人之语,让乱哄哄的会议室安静了下来。
这就跟三国谋士说的“尔等大难临头而不自知”一样,先唬一家伙再说。
而马兆先也微笑的看向了李野,因为这一切都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马兆先立刻就点名技术科科长老邢:“邢科长,我记得厂里买了一辆跃进131进行对比分析,你们的分析结果出来了吗?”
技术科老邢推了推自己的眼镜,沉声说道:“我们经过详细的对比分析,已经有结果了,
如果是跟我们新型的136汽车对比的话,两辆车各有优势,我们的136速度更快,驾驶更舒适,但如果拿130J2跟跃进131对比确实有差距.”
那不废话吗?根本就差了一代,没有差距才怪。
马兆先道:“那就加快136的量产嘛!国家投入了那么多的钱,一直没形成量产,没见到回报,咱们就不自我反省一下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