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前因后果(5K大更)(1 / 2)

加入书签

第三百一十六章

“唉。”杨桂英流着泪叹息:

“我婆婆她——”

黎干娘早年丧夫,独自拉拔大四女一子,吃了不少的苦。

她前些年什么都干。

给人说媒、接生,十里坡内的村子她都熟。

除了干这些事外,她也包一些人伢子的工作。

杨桂英道:

“就是县里、村中有些大户人家要买仆人、丫头什么的,她也能帮忙找人,收个保钱。”

这样一来,日子过得艰难,但也还能凑合。

直到后来野蕉林内的两个村子开始采买香料,来这边收香的人多,人来人往的,以前单纯的村庄逐渐变得复杂,黎干娘的"生意"也就顺势变了。

这些都是旧话,杨桂英含糊带过。

“三个多月前,我婆婆从九门村那边找了一个闺女。”

说起这个事,她感到十分不安,频频的调头往门外看,似是深怕黎干娘突然回来撞见了。

“那闺女还是个熟人,据说当年是我婆婆接生的,家里颇贫穷,但父母疼宠,舍不得女儿远嫁,想找个知根知底的,一来二去拖到十六还没订亲。”

黎干娘顿时就打上主意了。

她借口去九门村替人说媒,绕到了这位当年的老熟人家中,见到了那家的小闺女,见对方长得秀美可人,便已经意动。

这个老婆子便说要为这姑娘保媒。

因是多年老熟人,那对父母便没有多想,一口答应下来。

中间黎干娘请了孙三娘等人帮忙做局,捏造了一个假的男方来哄骗女孩儿,以婚嫁之事将女孩哄来,把人送进了野蕉林内的集市中拐走。

“两年多前,乔干爹不知所踪后,那里就乱了,什么样的人都有。”杨桂英叹道:

“如果那姑娘一被人运走,很快就能送出万安县,甚至离开徐州,到时天大地大,她父母从何处去寻呢?”

孟婆一听这话,出离的愤怒。

她的女儿就是遭人拐走,一生为了寻女不知吃了多少苦。

此时听到黎干娘的勾当,脸上血光都要冒出来了:

“她这样做,不怕人家父母找上门来吗?”

杨桂英苦笑了一声:

“她挑的都是精心选过的人。”

一来对方父母信她,认为黎干娘是附近村子的人,知根知底,哪想过她会骗人?

再者说,这小闺女当年还是黎干娘接生出来的,谁又想到一个自己都是为人母的女人会如此狠毒?

“而且对方就是再问,她就说这女儿跟着男人出外讨生活,忽悠一段时间。”

乡下人大多淳朴、懦弱,一般不愿闹事。

“更何况黎家坳不是当年的黎家坳了,真闹起来,我婆婆有人撑腰呢。”杨桂英摇了摇头。

赵福生向孟婆摇了摇头,示意她先别恼怒,接着才问:

“之后是不是有怪事发生了?”

“是。”杨桂英点头:

“我婆婆将对方闺女弄到手,怕她意识到上当受骗,将她关押到了野蕉林内一户姓曹的人家中,不知为什么,那一家人第二天从上到下,脑袋全都没了!”

“一家七口啊,全都死了,包括那小闺女在内。”

事情发生后不久,杨桂英的二胎便没保住。

“不瞒大人说,我都觉得是不是因为黎家恶事做多,报应来了。”杨桂英想起这事儿就哭:

“可是做坏事的又不是我的孩子,怎么就报在我身上了?”

她絮絮叨叨的:

“那孙三娘也不是个好货,后来又上门找我婆婆,说是再做一桩买卖便逃走——”

杨桂英可能久未与人聊天,此时打开了话闸子竟然有些关不住。

赵福生却走了下神。

从杨桂英的话听来,十里坡内果然早有人死亡,且死的方式与杨家一样。

她打断了杨桂英的话,问道:

“你说野蕉林内有一家七口离奇死亡?怎么没人报官呢?”

杨桂英就瑟缩道:

“这怎么敢报官呢——”

野蕉林内藏污纳垢,早不是当年的纯朴山庄。

黎干娘、孙三娘等人干的都是杀头的买卖,若是一旦捅出去,牵连甚广。

“再说也不是第一次死人了。”杨桂英小声的道。

赵福生瞳孔一缩:

“此前也有过一家人离奇死亡,人头不翼而飞的事?”

杨桂英点头:

“是啊。”她说这话时,探头往外望了望,小声的道:

“大人,这话出了我口,进入你耳,可千万别让旁的人听到了。”她说这话时,表情有些犹豫,最终眼泪汪汪道:

“我是感念你两们替我带这口信儿,才壮着胆子跟你们说的——唉——”

说到这里,她长长的叹了口气:

“其实这事儿闹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就我知道的,至少已经两年多啦,村里人都说是闹鬼了。”

她对于真正的厉鬼并不了解,说这样的话也只是人云亦云。

但杨桂英的话却说中了真相。

“以前的野蕉林不是这样的。”杨桂英脸上露出不忍之色:

“野蕉林后面有一座山,山里产一种香料,往年的时候里头两个村庄靠采香料为生,各个富得流油,旁人都眼馋呢。”

但那两个村子的人将香料看护得好,旁人无法插手进去,只知道每年进村买香料的商人不少,每回一到采割香料的季节,过往的行人便多。

“村里住不下,有些甚至出钱住宿在我们村中,时间一长,野蕉林内甚至形成了市集,还颇热闹。”

赵福生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我也听罗六、孙三娘二人提了一下。”

杨桂英就道:

“他们二人就是野猪寨子、牛栏村的人——”说完,见赵福生眉梢一挑,只当她不知道"野猪寨子",忙又解释道:

“这两个村子就是贩卖香料的村庄,不过这两人不是什么好人,你们可不要相信他们。”

赵福生应了一声:

“他们不是同村人吗?”

杨桂英摇头道:

“原本是同村。那孙三娘本来是野猪寨子的人,后来嫁到了牛栏村罗家——”

“罗家?”孟婆听到这里,扭头看了赵福生一眼,出声问道:

“是罗六家的罗家?”

“嗯。”杨桂英应了一声:

“她原本是罗六的三嫂,罗六上头有五个哥哥,中间有一个没养活,孙三娘原本也不叫孙三娘,她是嫁了罗三,原本人称罗三嫂——”

她将孙三娘的底揭开:

“后来那两个村子不是割香料吗?这两村人对外是一致严防死守,不准外村人踏入山林一步,但是对内打得凶,几乎打成了世仇。”

在打斗之中,孙三娘的丈夫死于娘家兄弟之手。

这事儿一出,便结了大仇。

“自那以后,罗家便恨毒了这个儿媳妇。”

杨桂英说了半天,还没有提到无头鬼安案。

刘义真有些着急,正想要问话,却看到赵福生向他投来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便又将到嘴边的话咽回腹中。

“我看孙三娘与罗六举止亲近,同进同出,还当二人是夫妇。”赵福生笑道。

杨桂英低垂下头:

“不过兄死弟及——这事儿说来话长。”她虽说厌恶孙三娘、罗六做派,但却好像并不愿说这两人太多是非,只含糊将此事带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