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刘秀召见(1 / 2)
再度站在摘星阁内的中心,李青在台上说道:“诸位,昨夜思虑可有收获?”
台下的声音原本都是小声的交谈,听到李青的问话后,个别的士子便站了起来朗声道:“先生,虽然你昨日所说的确有几分道理,但是儒学乃国之根本,轻易间决计不能改之!”
他的声音在李青灵力的帮助下响彻周遭,但是此次附和他话语的人却明显下降了很多,远没有昨天的人多。
更多的人还是在观望着,没有贸然地选择支持什么言论。
经过昨天的讲学,李青的开学讲义在今天还能顺利进行下去便足以说明很多事情了,比如说宫里的那位暂时并不排斥李青此番的聚众讲学。
李青笑了笑,对这名士子回复道:“这是自然,任何事物的革新都需要时间来推进,儒学这等国学的革新必然会更需要时间,而我们的任务便是将它的种子种下,等待着下一个未来它的开花结果。”
随后,李青没有再多说什么,在场的士子聪明人还是多数的,不用他多说什么就会自己想明白,而他的任务就是继续往
“今天我们正式开始讲学,而第一讲便是当朝的现状!”
“如今我朝初立不过数十载,国家、教育、政治、军事仍有许多矛盾和问题存在。天下虽已平定,然而遗留下的诸多问题仍甚为严重。社会以农耕为本,然农业技术未精,造成粮食产量甚微,民生之困,屡见不鲜。诸多原由,如水患、旱灾,乃至蝗虫之灾,皆令农业生产日益艰难……此为社会之大患也。”李青缓缓讲述。
“自汉武帝置太学,儒家学术大兴,至我朝,儒术更受重视。然而,教育体制尚未究善究美。且私塾之教为常态,官学尚少。学者多因家世而入太学,庶民子弟鲜得登堂入室之机……此乃当务之急也。
而当朝天子虽颇具雄才大略,然而在位士族与权臣、外戚争权夺势,使得朝政时有波动。加之王莽篡权之后,士大夫世家与皇权之间,亦存疑虑,故权力斗争未息,朝政时屡遭动荡。
……
经济之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之不振,将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百姓生计。而文化意识之匮乏,亦使民众难存高远之志。政治之乱,更是社会不安之源。而外患之压,亦是挥之不去之阴影!”
在讲述的过程中,周遭的士子鸦雀无声,这开学第一讲,所讲之事太过犀利,此番言论一出不知会得罪多少权贵。
甚至李青还妄谈天子……
这也让这些士子无一人敢于接过李青的话茬,李青可能不怕权贵,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也不怕。此时接茬,一旦说错,就可能暗中得罪他人。
半个时辰后,李青的声音在抑扬顿挫的起伏中渐渐息止,但周围却无一人来此发言。
台下的赵须目露震惊之色看着台上的李青,面色煞白,这话不知要得罪多少人,他赵家可能都很难承担这样的后果。
而跟在赵须身后的赵禾也一脸凝重地望着台上的李青,眼中深处还有着一丝担忧。
一直被赵禾拉着的迟非晚则定定地看着赵禾,她不自觉握紧的手让迟非晚察觉到了赵禾的异样。
李青话语刚落,便双眼深邃地望着皇宫的位置,昨天论述的儒学不过是此番讲学的初始罢了,目的便在于试探当朝的容忍度。
当然,如果玩崩了李青也有办法重新纠正错误,只不过最后的讲学效果可能会差一些罢了。
他多日编写的教案,可是做了无数的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