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选题(1 / 2)
陈思远再次擦掉了黑板上的算式,平复了一下心情,斟酌了一盏茶的功夫说道:“你,留下来吧,我让姗姗帮你办好本科阶段的入学手续,然后把你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直接做个评测,录入进教务处的绩点,赶得及的话,7月份直接申请本科毕业,9月直接读我的研究生,等有成果了,我帮你联系个交换生的名额。”
周戎一脸问号?
啥玩意儿?
“不是,陈老师,您是不是听错了,我是说还有51道题目根本无从下手,至于做出来的,至少还有30道,我自己都不晓得对不对,也就是说,至少有10%的题目我是肯定没有能力解决或者掌握的?您认真的?”周戎不理解的看着陈教授。
陈思远坐回自己的座位后点上了一支烟,慢悠悠说道:“很不错了,就算是姗姗也有大概二十道题目没有做出来,我说的是现在。事实上,这个题库,并不是我制定的。
是跟圆明园那边和普林斯顿的几位学术大佬共同制定的,目的是筛选有天赋成为基础数学领域学者的天才做出来的。
我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这套题目,从最基础的理论到学科前沿基本上涵盖了数学领域的数论、代数、几何、拓扑和分析、微分方程、概率论、统计学、数学建模等几乎所有学科,事实上几乎不可能存在能够在研究生阶段把所有问题解出来的人才,也不需要这样的人才。
这套题真正的用途是根据解出题目的先后顺序和偏向来判断一个学生应该往哪个方向培养。
你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了。”
周戎一脸目瞪口呆,好悬一口气差点没捯上来:“你特么不早说,我还以为是结业考试水平的试题,你知道这些天我是怎么过来的吗?”
周戎有一万句p要讲,如果不是有两世的学业积累做储备,如果不是一直在跟自己较劲,周戎早就对陈思远用随机复制卡了。
倒不是周戎没有怀疑过,只是,他一直认为数学尤其是基础数学确实存在天赋壁垒,先入为主的观念,让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天赋不够,还不够努力,尤其是对比潘珊珊这个变态女博士,她的刻苦太具有欺骗性了。
最重要的还是这些题目的设置,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离谱,总给人一种再努努力就能做出来的感觉。
事实上,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数学这个领域,你要是真不会,还真特么就只能写个解。
陈思远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你不也没问吗?”
“合着,这事儿还怨我了?你人还怪好嘞。”周戎阴阳怪气道。
“呦!终于吵起来了?你们吵着,我先等会儿。”隔壁化院的系主任周辰推门进来,大喇喇的在沙发上坐下,顺手给自己的保温杯续了一杯水。
周戎在这里待了半个月了,对这位大佬也不陌生,自然也不会继续纠缠。
陈思远继续劝慰道:“我刚才说的,都是认真的,留下来吧,你现在的水准继续回去读中学,属实是没有必要了,不出意外,你会成为咱们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
周辰吹了吹保温杯,喝了一口,说道:“这就开始忽悠上了?不是我说你,老陈,你不厚道呀,周戎是吧,来我这吧,听我的,搞什么基础数学研究,能出成果的有几个,什么博士不博士的,在化院,要资金,有资金,要项目有项目,出了成果分分钟几千万,老陈能给你的我都能给,老陈给不了的我还能给,不说远的,只要你毕业,至少留校任教我现在就能保证。”
陈思远不满道:“老周,过界了哈,你不厚道呀,我最多骗人家多做几道题,你倒好,连人后半辈子都套路上了?”
周戎挠了挠鼻子:“也不是不行哈,赚钱嘛,不寒碜。”
陈思远不怒反笑道:“得嘞,要不,你俩聊,我走?”
周辰连忙把保温杯放下来赔笑道:“别呀,我就开个玩笑,这不挺好的吗?聊正事儿聊正事儿。”
周辰说着从包里拿出一沓厚厚的打印纸说道:“这是最近几次的实验数据,结果依旧不理想,你帮我分析分析。”
陈思远却没有伸手去接,故意拿捏道:“我哪是那块儿料呀,你不是准备挖人吗?这不现成的在这吗?”
周戎听着头大,直接开始整理自己的演算草稿:“不是,您二位大佬聊你们的,别带上我。没什么事儿的话,我先回去睡一觉,真是的,下次说清楚了,累傻小子也不带这样的。”
陈思远却难得的正经了起来:“先别走,周院长这次来,本来就是提前沟通过的。
你还有5天时间,按照这次指导组的要求需要提交一份完整的从开题到结题的项目。
我这里有两个适合你的项目,其中一个是应用数学方向的,有些类似建模大赛的题目,内容是省会扩建之后的公共交通配置和调度问题,特殊要求是要论述地铁开通对现有及今后10年内人口增长后公共交通的影响,是个复合型问题,涉及了规划、站点设置、日间人员流动分析和人口增长分析。
相关的数据和前期的人流量观测数据以及城市规划计划已经有专门人员搜集并建立了数据库,我这里有数据库接口,你需要做的工作只是完成数学模型和分析,并完成从开题到结题的论文撰写。
第二个就是周院长这边,有一个材料学拆分出来的子项目,数院这边对接的主要就是对材料测试结果的分析,基本上,这几天就出结果了。
这个项目本身没什么难度,我这几天一直在考虑有没有可能从数学的角度对类似的试验进行优化,试了几次都没有什么思路。
自然,我是不需要一个材料学的单纯数据分析的成果的,也就把这个可有可无的子项目给你留了下来。
如果你打算接手的话,你需要从最初的实验数据到最终结题的试验数据进行全流程的重新分析,我之前的结论是不会给你的,当然,全程指导还是可以的。
你考虑一下,选哪个。”
周戎仔仔细细的考虑了一遍问道:“也就是说,一个数应用数学的建模问题,另一个甚至算不上计算化学的纯粹数据分析问题?”
陈思远说道:“是这样的,就难度而言,我建议你选第二个。原本20天,也不可能完成什么像样的成果,也就是带你们感受一下怎么做研究的。”
以周戎的角度来看,其实选哪个问题不大,数学建模的能力他还是有的,至于第一个问题的复杂性考量,倒不是主要的。
数学模型的优化和大量的演算,脚本的编写甚至都可以交给吴老二,以这个人工智能的能力,它一刻钟的工作量能抵得上自己一个月。
但是,挂不能开的太大,容易被封号。
“发布选择性任务(三选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