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黄鳍金枪鱼(1 / 2)
中鱼之后一下子刹不住车的现象,就是因为鱼刚开始的时候发力最猛,力气超过了重力感应装置设置的上限。
这个上限,一般都是根据鱼竿和鱼线的承受能力来设定的,能最大程度的保护鱼竿和鱼线。
就算碰到超过鱼竿极限的大鱼,也不会一下子就把鱼竿和鱼线拉断。
船上其他人显然都注意到了他刚才夸张的动作,老黄手上抓着长长的铁钩走了过来:“小于,你又中鱼了?”
“中了,应该比刚才的那一条石斑还大。”
于多多眼睛紧紧的盯着水里面鱼线消失的地方,头也不回的说道:“我感觉这条鱼说不定有一两百斤了。”
刚才在张涛那里的时候,他就看到那条鱼很大,差不多都有去年钓到的那条海鲡鱼那么大了。
而刚才虽然没有看到这条鱼刚开始中鱼时候的动静,可是过来第一眼看到的样子却比张涛那边的动静还要大,很有可能是一条比张涛那条还要大的鱼。
“你们这次很有可能中的是金枪鱼。”
老黄说道:“金枪鱼刚开始的时候爆发力很强的,而且我刚才在鱼探上面看到有几个很大的点,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小金枪鱼群从船下经过。”
“那就是金枪鱼没错了!”听到老黄猜是金枪鱼之后,于多多不由得咧开嘴笑了起来。
刚才看到张涛中的那条鱼的时候,于多多还有点不敢确定,毕竟只是在视频和图片上面看到过金枪鱼,以前还从来没有钓到过金枪鱼呢,也没有亲眼看到过别人钓到金枪鱼,万万没有想到这次能一下子就钓到两条金枪鱼。
不过在鱼还没有上船的时候,一切都不能确定,于多多紧紧的盯着水中的鱼线,等待着大鱼露出真面目的那一刻。
老金这个时候也不管自己的鱼竿了,就连老金的那两个朋友也带着各自的女人凑了过来。
“两个一起中大鱼了吗?”
那个在海沧开健身器材厂的老江两眼发光的看着“呜呜”作响的鱼线:“连电轮都刹不住车了,这鱼不得有两百斤啊。”
又转头看了看于多多,羡慕的说道:“你的运气真好,刚才钓了一条那么大的石斑鱼,现在又中大鱼了。”
“这鱼应该没有两百斤。”
一直关注着两边情况的老黄说道:“要真的是金枪鱼的话,可能有一百二三十斤的样子、最多不会超过150斤。”
“再说了,这边的金枪鱼体型一般不会很大,大部分都是一些体型在100斤以下的黄鳍金枪鱼。”
于多多在去年来这边钓鱼的时候,就专门了解过这边有关金枪鱼的资料。
南海的金枪鱼最多的就是黄鳍金枪鱼,不过体型一般都不是很大,最常见的也就是五六十斤一条的,一百来斤一条的也经常有人钓到。
再大的,那就比较少见了,特别是三五百斤一条的,一年都可能看不到一条。
当然,南海的金枪鱼也不是说就黄鳍金枪鱼一种,另外还有大眼金枪鱼和蓝鳍金枪鱼。
就在去年五一,我国南海海域进入为期三个半月的休渔期,那天早上,三亚一位渔民在三亚西南方向80多海里的海域进行休渔期到来之前的最后一次捕捞,却意外的网上来一条超大的蓝鳍金枪鱼。
那条蓝鳍金枪鱼长2.7米,胸围差不多有2米,重量超过了700斤,最后被人以10万块钱给买走了。
不过群里的钓鱼佬都说那条鱼卖太便宜了,应该再翻一倍才对。
那条金枪鱼在他加入的那几个海钓群里面传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平息下去,而且那段时间去远海钓鱼的船比往常翻了好几倍。
“要是蓝鳍金枪鱼那就发财了。”和老黄一样拿着一个长长的铁钩子站在一边的乔学峰忽然说道。
“我还没有见过蓝鳍金枪鱼呢。”
一句话说完,于多多马上又说道:“我什么金枪鱼都没有见过。”
看着电轮那不急不慢的回线速度,他恨不得帮它拉一把,让回线的速度能快一点。
不过想想上次溜那条海鲡鱼的经历,于多多最后还是放弃了手动溜鱼的打算。
电绞轮也有手动模式,调换成这种模式之后,就跟平常的手轮差不了多少,快慢完全看你的力气和技巧了。
电绞轮回线的速度虽然很慢,不过10多分钟之后,那条鱼还是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一条又长又粗、长得像一个炮弹一样的大鱼正被鱼线拉着缓慢的往钓鱼艇的方向移动着。
这一次,于多多终于能确定这是一条黄鳍金枪鱼了,跟自己在网上看过的图像一模一样的,整个身体呈纺锥形,稍侧扁,尾部较长而细,完全符合资料上面说的。
不到一百米的鱼线,最后还是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才最终把这条黄鳍金枪鱼拉到了船边。
而到了这个时候,这条鱼已经是精疲力尽了,而于多多也把渔轮调成了手动模式,抓着鱼竿控制着鱼往船边靠,而拿着铁钩的乔学峰则趴在船舷上面,时刻准备着去钩鱼。
当金枪鱼在船边横过来的时候,乔学峰手中的钩子顺利的钩住了金枪鱼的鱼背。
看到锋利的钩子从鱼的一侧深深的扎了进去,然后又从另外一边露出来,然后老黄熟练的用一根绳子套住了金枪鱼的鱼尾。
直到这个时候,于多多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下去,赶忙放下鱼竿跑过去帮忙。
在他这条鱼出水之前,张涛的那条鱼已经早一步被拉了上来。
跟他这条鱼一样,张涛钓上来的也是一条黄鳍金枪鱼,而且还是一条体重超过100斤的大家伙,现在正被吊起来在放血呢。
而于多多这一条鱼明显要比张涛的那条大了一圈,虽然不像老江说的有200斤,不过150斤那是足有的。
也不等船上的吊机来钓了,于多多和乔学峰还有老黄三人,一人拉着铁钩,两人拉着绳子,就这样硬生生的给拉了上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