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章 大战来临前的准备(1 / 2)

加入书签

拿下镇江的第二天一早,一夜未睡的陈忠找到了马汗,二话没说跪在地上“砰、砰”就是磕头,也不说话。

“陈参将,你这是?”马汗皱眉将他扶了起来,说道。

陈忠额头上已经磕碰出血,肿了一片,他站起身来,说道:“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要不是马大人援手,我陈忠不知何时才能报这个血海深仇。”

马汗没有做声,此人隐忍了十几天,终于才等到了机会。

昨夜他整晚都在戮尸,场面极其的骇人,马汗也没有制止他,而是让他尽情的发泄着。

非烈丈夫莫能如此。

这同时也是对其他人的一种警告,你们已经是投降过建奴的了,现在大明重新接纳你们,但这种事情没有一而再、再而三的。

按照杨延宜制定的军功分配计划,昨夜斩杀一千多建奴的曹文诏被记为首功,他带领的那一千两百名士兵获得的分红,比马汗带领的本部八百亲军还要多。

这也是马汗的小心思,此时镇江城内,除去陈忠带领的一千明军外,还有曹文诏率领的士兵。

而马汗自己兵力却是最少的,虽然他率领的八百本部亲军战斗力是最高的,但事情一个人做是做不完的,要想保住镇江,非得大家通力合作不可。

所以,在战后的功劳分配会议上,马汗将曹文诏部列为第一等,陈忠及陈良次之,八百亲兵排在最后。

尽管陈忠、陈良以及曹文诏一再推辞,但马汗依然坚持这个分配方案。

看到马汗表情不似作伪,他们三人坚持了许久,也就应了下来。

马汗尽取城中存银,按照这个比例分配了下去,又将仓库里的布匹、棉花一类全部取出来,让城中的百姓有偿赶制棉衣。

曹文诏率领的士兵还好,他们已经在开原就完成了换装。除去身上的铠甲外,里面也新添置了棉服。

但陈忠、陈良他们的士兵何尝受到过这种待遇?

攻下了城池,有银子分不说,大人还惦记着他们穿得暖不暖和。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也是杨延宜一直以来的要求。

赏罚分明、待人以诚。

所以,接下来马汗颁布的军令,就没有受到任何的抵抗和反弹。

要说杨延宜的军令严格吗?可以说很严格,非常严格,大明独一份。

但是,在执行如此严格的军令前,他也会明白告诉你,错了会罚;打得好了,也会有赏赐。

身上新添置的棉衣是暖和的,手里的银子是耀眼且沉重的,这都做不得假。

其实,马汗分了仓库的存银,也有他的第二层小心思。

银子存在仓库里面,那就是朝廷的。城池破了,银子被抢走,那也是朝廷丢了银子。

但现在发到个人手里了,那就是自己的了。如果城池再守护不下来,那丢的就是自己的银子。

朝廷的银子丢了就丢了,跟我没半毛钱关系。但你要抢我的银子,那不行。

把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挂钩,这也是杨延宜教给他的。

陈忠带着五日的粮草,又返回了汤站堡,这是马汗要求的。

因为佟丰年还在外面,他还有三千多人在外面,不能不防。

放他进来瓮中捉鳖,才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大利益的行为。而很难说他会不会去汤站堡,如果他去了发现没有守军,这出戏就唱不下去了。

陈忠倒没有异议,他只是要求把佟丰年留给他亲手处理。

但马汗思索了良久,说道:“这个人要活着押回京师受审。人只要活着就行了,有没有吃苦头,我不管。”

本来佟养真才是最适合押回京城的,送一个头颅回去和押解一名活生生的叛徒回去,其中的差别是巨大的。

送他回京城受审,一来可以震慑那些投降或者是想要投降建奴的明军将领。

二来,也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

陈忠听出了马汗的话外音,重重的点了点头,带着他的妻子就返回了汤站堡。

大军在城内抓紧休整,并整顿军备,以待接下来的大战。

三日后,佟丰年返回了镇江。他外出不单单只是掳掠妇人,最重要的是搜集青壮劳力,准备发往朝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