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林亭寻人(1 / 2)
第七十三章 林亭寻人
刚才匆忙,魏斌忘记问清楚来了三人,何人是贼曹,何人是曹吏。
不想进来三人,千璃站在中间,位置具首,但魏斌看千璃太过年轻,且还未及冠,因而迟疑了一下才拜见,不过这点小心思显然被千璃看个透彻。
“千大人,诸位请坐。”此时老翁端着一盘茶水进来,魏斌连忙招呼千璃三人。
“魏亭长,我此次前来,是调查故县贼曹方荣大人遇害一事,你可知道你亭上有一高家之子叫高成的,以前跟随褚燕身旁,后来到了贼曹当曹吏,这次出事之后,此人失踪,他在方荣遇害一事上有重大嫌疑。”千璃开门见山,也懒得寒暄,事情拖了许久,要尽快处理。
魏斌略略思索一下,应道:“若说高姓子弟,在林亭确实不少,不过姓高,跟随那位常山名侠褚燕左右,又在县贼曹当过曹吏的高成,此人在亭中颇有影响,我知晓他家在何处。”
千璃点头,“那麻烦魏亭长带路,带我前去寻一番吧。”
魏斌没想到千璃这么雷厉风行,愕然道:“大人坐下喝口茶再走吧,怎的如此急切。”
千璃瞥了一眼还安坐在那里的魏斌,“今日事匆,再无工夫饮茶,等来日吧,辛苦魏亭长了。”
魏斌无奈,只得起身跟来。
正准备出‘亭舍’,发现屋外雨势渐大,魏斌再次劝道:“千大人,还是稍微等等再走吧,此时雨大……”
千璃皱眉,声音冷下来,“带上蓑衣,快点,别浪费时间。”
鹿鸣和张霖现在越来越了解千璃的心思,一左一右,站在魏斌身侧。
魏斌吓了一跳,看这架势,如若不从,恐怕立刻会被二人架走,慌乱道:“好的好的,我将身上袍衫换去,带上蓑衣,稍等片刻。”
鹿鸣、张霖并未走开,目光转向千璃,随着千璃越来越深入的训练和洗脑,这些原本就比较性情,思想相对简单些的轻侠们,在平日酒肉结交中,让义为先,形成了以忠为名的争先恐后,以忠为傲的气氛,对千璃的忠诚感,也逐渐在训练培训过程中越来越高。
更何况千璃还经常给他们上政治思想课,培训他们的忠于主君的意识。
而千璃这群人也从一开始薛大几人,现在逐渐发展到快有将近五十人。
每日的训练,也变成了四队,分别由颜良、鹿鸣、张霖、薛大带领,分东南西北在县中跑训。
也难怪赵范看不明白千璃所图,这样假借县府贼曹名义豢养亲信吏兵,如果让有心之人告状,恐怕很容易是死罪,即便是真正的县兵曹手下包括城防兵,也不过才一百人来号,而千璃手下现在能为他效忠的人,就已经达到了四十还多。
毕竟现在还未到乱世,朝廷还是一直没有下放兵权,即便是州牧里,也只有少量的州兵平时作为平贼所用,这也间接导致黄巾之乱各州各郡国以燎原之势被侵占。
看到千璃微微点头,鹿鸣和张霖这才错开身位,让魏斌去后面换衣衫。
魏斌几乎是逃窜到后房,一边换着紧袖长衫和长袴,一边嘴里低喃:“前些日子听说新上任的真定县府的贼曹猛鸷,连县令程修的族弟都敢拿下,今日看其行事,可真是酷吏风范,不敢惹,不敢惹啊。”
话音刚落,就听到屋外张霖的声音传来,“魏大人,麻烦快些,我家千君已经在外等候了。”
魏斌连声应道:“来了来了。”
从房间内拿上蓑衣,匆忙赶了出来,差点被门口的泥水滑倒。
看到千璃三人骑在马上俯视过来的目光,讪讪一笑:“还是千大人和贵吏精健威武,我这平日疏于锻炼,反应慢了些。”
千璃嘴角扬了扬,剑眉辰眸,朦胧雨水中气质独特。
这番景象,魏斌心中蓦然升起一个古怪的念头,如若千璃在抚琴吟诗一首,绝对比那女子还要清雅脱俗,竟让他不由呆住了。
一直感觉到那双眼眸中的寒气,身子才一抖,连忙笨拙的攀上马匹,说道:“大人,请随我前去。”
魏斌行动迟缓,对林亭的情况还是相当了解,四人皆骑马,路走的顺畅。
一直王东走了数里路,到了一棵大树下,魏斌停了下来,抖了抖身上的雨水,撩起斗笠,指着大雨中一处和周边比较起来,相当大的宅院,“千大人,就是那家。”
千璃略带疑惑,回头看了一眼鹿鸣,“不是说此人父亲早逝,无甚收入,非常清贫么?”
鹿鸣左右观望了一下,应道:“县中功曹部留下的案卷确实如此描述。”
魏斌听到二人对话,接话过来,“高成他父亲确实早早死了,他母亲一直没有改嫁,以前过的很是清贫,不过这几年间,不知因何,宅院原来越大,好像还有了不少田地,周围不少人租种他家田地,生活一下改变很大。”
千璃若有所思,侧首看了一眼鹿鸣,“你说会不会是因为褚燕的缘故?”
鹿鸣目光深沉的落在远处雨中的宅院,缓缓点头,“确实很可能,前些日,我听薛大等人提起,这褚燕投入到常山、中山一片大枭张牛角门下,甚至改名张燕,以示其忠,那张牛角在山区横行,听闻博陵县一带已经被他们彻底掌控在手,从流贼变成了枭贼,独霸一县周边。”
千璃听到鹿鸣提起张燕一名,只感觉脸皮一阵发麻,脑子里如同一道雷电劈过,终于明白这个褚燕为什么从第一次听起就觉得非常熟悉,原来他就是后来的黑山军首领张燕。
张燕此人,千璃还是有记忆的,因黄巾暴乱,张燕为求生存,有记载和张牛角合兵一处,在张牛角死后,继承所有叛乱之兵,整编之后,统称‘黑山军’,当然这不是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
张燕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是个非常识时务者,或者说他很有远见,他并没有像其他东汉末年那些妄图拥兵自重的人一样,去争夺天下,或者争夺皇权,他一亩三分地照顾好,就上书朝廷,请求归降了,居然还捞了一个平难中郎将。
中郎将,那是国之重器,尤其以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为最,品秩比二千石,堪比司隶校尉、郡国中尉之官职,这都是郡国军职最高长官,而且地位远高于一般的杂号将军。
各中郎将中比较著名包括,周瑜曾经任建威中郎将、诸葛亮曾任军师中郎将,在平黄巾之乱时,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由此也可见此职在军中权力极高,这些曾经任命为中郎将的人,都是统领一军的帅才。
而张燕居然能捞一个中郎将的职位,在所有叛军,还有拥兵自重的首领中,他也算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得以善终,甚至福及子孙的之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