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九十六章 智珠在握张子布(一)(1 / 2)

加入书签

第三百九十六章 智珠在握张子布(一)

张家大院,书房里,文案家具皆为华贵梨花木,平案上放着一方雕刻花鸟鱼虫的黑石砚台。

旁边一书童正在缓缓的磨着墨,张昭手持小狼毫,神情专注的写着字,时不时还看一下放在旁边地下的一块碑文。

再仔细瞧去,整个书房的角落里全是各式各样的碑文,可见这张昭对书法之喜好。

此时,门外传来疾步声,张昭眉头微微皱起。

“大公子,家主让你立即过去。”

本来张口正欲呵斥的张昭一愣,缓缓放下手中的小狼毫,“知道了,我这就去,以后在家中勿要慌慌张张的,缓而稳重。”

那下人面露羞愧之色,“是,大公子,家主吩咐的着急,我一时忘了平日的规矩,请大公子责罚。”

“以后注意,我这就过去。”

起身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侧眼看向窗外,雨雪阴霾的天气,着实让人提不起任何出房的心情。

推开房门,一阵冷气袭人,张昭轻叹了一口气,举着油伞,往父亲的房间走去。

“昭儿,快来。”小堂里正座上是张昭的父亲,满头银丝,精神矍铄,气色看着不错,正在和身旁一个年岁和他差不多大,都在五旬上下的男子讲话,看见张昭在屋外脱鞋,招呼道。

入房,踩着冰凉的木板,一阵哆嗦,张昭拱手:“拜见父亲,叔父。”

“坐,你叔父过来告诉我一个今早刚知道的消息。”

张昭拘礼,双手压在小腹,微微躬身走向侧座,“父亲请讲。”

张父并未讲话,抬手示意张昭叔父讲话。

张昭叔父抿了一口热茶,沉声道:“今日,府上出门收拾的下人告知我,说严畯带着他族中侄儿严明很早就出门往国相府方向走去。”

张昭闻言,清朗的眉目并无任何惊奇之色,缓缓拿起婢女刚倒的热茶,“严家在我彭城本就是名声显赫,那千璃来此任国相,定然必要倚重我当地士人,严畯前去拜访,有何不妥?”

张昭叔父颇显急色,“这如何使得,我听说国相府目前为止才开府两次,功曹,五官掾,还有很多关键要职并未任命,这严畯前去,定会抢夺功曹一职,昭儿你已被举为孝廉,难道还不准备出仕么?”

张昭淡然一笑,“叔父,这千璃可不是普通人,我从臧洪处深知此人能耐,他帐下智谋之士并不少,功曹、五官掾这些要职定早有想法,即便严畯不去拜访,想来千璃也一定会主动前去严家的。”

张昭叔父不解道:“昭儿你才学亦闻名州郡,与那严畯并不相上下,为何断定千璃要优先严家,而非我张家呢?”

“这无关才学,严家毕竟以教书育人而闻名,功曹一职要选举人才,确实严畯比我更加合适,不过这五官掾一职,恐怕会落在我头上。”张昭表情平静,似乎说了一件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张父疑问,“为何昭儿会确定五官掾一职会落在你身上?”

张昭笑道:“国相府欲要打开在彭城的局面,选举人才,有严畯来做,而他们能想到最快的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自然是要找到我,所以这五官掾的职位必须留给我了。”

张昭叔父讶然看向张昭,“昭儿竟如此自信?”

“父亲、叔父当知,彭城县长陈弼居然在得知国相千璃前来上任,都不曾在县内公布消息,甚至没有率众迎接,当日就给了千璃一个下马威,而千璃更是猛鸷凶戾,斩杀四百余人,直接将郡府军营拿下,这才让陈弼一时服软,前去拜见,然千璃亦毫不给陈弼面子,当众拒绝陈弼示好,甚至羞辱之,如此一来,这二人势必成水火。”

“以我所了解千璃的性格,他定不会成为允许自己成为一个架空无为的国相,千璃如此年轻,又功建战场,相当强硬,绝对寸步不让,彭城县打不开局面,我彭城国还有一大县,正是甾丘,而甾丘之长王朗和我关系莫逆,严畯亦深知,所以说,不管是为了招纳人才,还是为了彭城局面,严畯功曹,我为五官掾,这恐怕都是千璃早已经捉摸好的事了。”

“更何况,所谓‘诸官初除,皆试守一岁乃为真,食全俸’,千璃这国相亦要‘试守’一年,时不我待,千璃早已安奈不住他对人才的渴求,更急切的需要掌控住现在彭城的局面。”

两汉文武官员,中央或是地方官员,均有试守之制。守,为试署性质,一般是试守一岁,即试验期为一年。

凡是朝廷任命的官吏,除极少数官吏之外都需要经过一年的试用,在试用期内,俸禄低於真官,满一岁后对其进行考课,如合格,便“真除实授”,转为“真”,如不合格,则要对其本人和其举主都要加以处罚。

例如前汉名臣黄霸,他在颍川太守任上政绩卓著,遂被擢“守京兆尹”,前汉的京兆地属畿辅,是难治之地,自赵广汉之后,连换了数十人皆不称职,黄霸在试用期内也没有合格,遂“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於是被打发回了颍川继续当颍川太守,并减其俸禄,从二千石被减为了八百石。

“试守”原则对于庙堂朝廷官员来说,只要通过一岁时长吏的评价,以及实际做事合格,就可以转为真了,可对于外放官员,例如郡国国相(太守)、县令(长)这种一把手而言,能否继续在本郡任职除了要通过朝廷的考课,还需要得到当地很多名族的认可。

因而,一般来说,郡国国相(太守)、县令(长),要想在自己“试守”期顺顺利利,大多数都与当地名族交往甚好,甚至帮助一些旺族巧取豪夺,来守住自己的地位。

地方大族长期把持和垄断地方的政治、文化、经济乃至军事,或世代出仕朝廷、州郡,或门生、弟子遍布郡县,或家有良田万亩、徒附千数,或蓄养死士、门客,拥有家兵、宗兵等私人武装,一个外来没有任何实力的郡国国相(太守)、县令(长)如果得罪了他们,别说能够正常当这个国相(太守)、县令(长),恐怕甚至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