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3三少的难关(1 / 2)

加入书签

叶金的办公室内,郝刚、叶金和王丽红三人神色严峻。

“这个传闻多数是真的,清江也有人说过。”叶金在清江混得挺熟,很多消息是能听到的。

郝刚当然知道这消息是真的,就因为这条消息,曾经闹出过不小的风波.

只是这句话的影响很短暂,与改革的大潮相比太不起眼,郝刚才没有把它记下。

现在王丽红提起来,郝刚自然就想到了。

郝刚一直担心的政策起起落落,就包括这句话带来的影响,原来的始作俑者就不说了,这一世换成了踏脚裤。

这事处理好了,是机遇。处理不好,对士林集团可是塌天大祸。

踏脚裤啊,被顶到了风口浪尖上了。

王丽红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说到精神文明建设要把踏脚裤拎出来毒打一顿。

但郝刚知道啊,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郝刚看看叶金,叶金也有点迷惑。

郝刚说,我讲个故事吧。

“古时候有个宰相,他的孙子要参加科考。宰相身居高位,众目睽睽之下自然不能作弊,但孙子的事也不能不问对吧。”

“有人给宰相送了点新茶,宰相就请了一个相好的官员到府赏花品茶,文人间的雅事,没什么不对的吧。”

“官员到府后,却发现宰相不在家,家仆邀请客人到书房等候。闲着无事的官员随意浏览起了书房里的摆设,也就看到了书桌上一篇文章。写得不错,有点水平,官员评价很高。”

“宰相终于没有回来陪客人喝茶,大家都知道宰相在处理公务。在仆人诚恳的道歉声中,官员离开了宰相府,回来说上门拜访连宰相面都没见到,被宰相放了鸽子。”

王丽红一头黑线搞不懂郝刚在这个时候讲什么宰相的事,你倒是说说怎么应对踏脚裤的风波啊。

叶金看着郝刚却是神情贯注,他知道郝刚一定想比喻些什么,听听再说。

“过了几天,皇帝选拔主考官,宰相很自然推荐了这个官员,没有毛病的,这个推荐中规中矩,大家都觉得合适。”

“皇帝也觉得合适,就和官员讨论起了考试的题目。最后的结果是皇帝定下的题目和宰相书房里的文章几乎一模一样。”

“宰相的孙子最后当然金榜题名了,大家都夸宰相是教育有方。”

王丽红忍不住了,“宰相宰相,这宰相和我们的踏脚裤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啊,我们的踏脚裤就是宰相家的新茶啊。”叶金听明白了。

咂咂嘴,叶金继续评价:“大佬批评踏脚裤目的是要让别人进入他的书房,然后自然就会看到那篇文章。煞费心思啊!”

郝刚点点头,“虽然此事设计得滴水不漏,可所有人后来不还是知道了吗?眼睛亮的人多着呢。”

叶金也进行了补充,主要还是解释给王丽红听:“踏脚裤虽然被顶到了风口浪尖上,但还算不上什么风波。舞弊的是文章,喝茶不惹祸,只管大胆喝。”

郝刚点点头,叶金到底是大家族子弟,该有的眼光少不了。

“我们不碰文章,我们也不去管他,趁着这股风顺势把踏脚裤的市场做得更大一些。这股风其实对我们是好事,最少又能多出一个月的抢钱时间。”

郝刚调整好了心情,又对那些跟风踏脚裤者幸灾乐祸。

王丽红前天刚汇报过,有不少服装商准备跟风上踏脚裤业务,连布料都装备好了,可惜京城传出来的消息有点敏感,这下他们估计该哭了吧。

至于一个月以后,王丽红的精力该放到运动装上了,羽毛球世锦赛后,士林运动装该大火了吧。

清江,雅客茶馆,挺俗的一个名字,二楼雅座里刘元庆正在眼馋地看着对面生意红火的士林服装门店。

清江四少,刘元庆排老三。

能在清江排得上字号的自然不是寻常人物,刘元庆在清江要钱有钱,要势有势,虽说不至于跺跺脚清江地动山摇,但遇到麻烦给刘元庆身上花点钱,那么一般麻烦都不叫麻烦。

但现在刘元庆很烦。

老头子屁股不稳,四十多岁正是上升势头最猛的时候,可老头子遇到了麻烦。

这个麻烦清江估计解决不了,刘元庆需要托请京城里的大哥出面。

清江四少里刘元庆最有钱,前两年倒卖批文数他蹦得最欢,最有名的战绩是把一张钢材批文倒了26手,涨价百分之八十,获利三十八万元。

凭借此战绩,刘元庆一炮成名,挤进了清江四少行列。

而且据说和京城四公子关系匪浅,大哥就是京城四公子之一。

大哥要价不低啊,刘元庆也没办法,也就是刘元庆能和大哥序上关系,其他三人想花钱都找不到门槛。

只是刘元庆最近缺钱啊,钱来得容易,花得就快,谁能想到盛行天下的批文风说断就能给断了呢。

上面风声还愈来愈紧,反腐呼吁声极其强烈,批文的事就不要再想了,这个时候刘元庆可不敢给老头子雪上加霜。

老头子的位置不稳不说,弄不好要进去的。

老头子就因为批文弄得太多才要出事的,前几年的批条屁股还没擦干,就是怕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翻篇呢。

清江四少代表的不只是四个少爷,更是少爷后面的老爷,没有了后面老爷的光环,刘元庆要从四少里面除名的。

两难啊,刘元庆已经琢磨好久怎么搞钱了。

好怀念那种左手拿批文,右手收现金的感觉啊,可惜连京城里的大哥都不敢这么玩了,刘元庆也只能怀念一下了。

刘元庆暗暗祈祷:只要度过这个难关,只要老头子度过这个难关,他刘元庆还是清江一条好汉。

论挣钱刘元庆是把好手,论眼光刘元庆就差点了,还是四少里的林健提醒,刘元庆才意识到新的致富之路,他盯上了海川。

要说最近风头最盛的市县,无疑当推海川。

海川在老唐的带领下,经济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致富消息呈现在清江领导的案头。

清江人都知道了,海川人有钱了。

刘元庆已经盯着士林服装店好几天了,仕林服装就是海川最出风头的企业,据说主人是几个不起眼的小孩子,好下手的。

清江这家店的生意真不错,一天至少好几千。

长远来看,这个店确实是摇钱树,弄下来也是不小的一个财源。可远水不解近渴,这个店的资金还是少了点。

刘元庆等不了那么久,他需要大量的现钱,既然一个小店都是摇钱树,那士林服装肯定就是聚宝盆。

我刘元庆看不上这点散金碎银,我要连盆端走。

刘元庆打定了主意,我要去海川。

只是海川是唐坤的地盘,这老东西太硬,啃不动。

自己干还是找几个盟友?刘元庆反复在权衡利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