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1、周公瑾调将攻豫章 鲁子敬美言赞瑜亮(1 / 2)

加入书签

而此时,豫章郡的朱皓,他接到孙策的劝降书后,毫不犹豫直接下令将送信之人拉出去杀了,并且立即调集兵马,将豫章郡大军尽皆集中到南昌城中,誓要与周瑜大军决一死战。虽然他是朱儁之子,可是他的想法和朱儁却不一样,他对这个风雨飘摇的汉室已经没有什么感情。自从朱儁死后,他便打定主意把豫章当成自己的小王国。他这两年在豫章郡招兵买马,又招降了附近的山贼,手下目前大军有两万多人,这也是他决心和孙策周瑜对立的资本。

“朱皓匹夫如此不自量力,简直是自取灭亡,真是辱没了他父亲的一世英名!”

周瑜收到朱皓的消息后,不由得大怒道。麾下武将如高肃、赵毅等纷纷出班请战,周瑜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朱皓如此不识抬举,那休怪我等不留情面。赵毅,令你领军五千,取道建城,向南攻占茶陵、宜春、新淦等县。”

赵毅上前应诺,接过军令。

“程普将军,你也率五千大军,取道海昏县,向北收服历陵、柴桑等县。”

程普慢吞吞起身,走上前,但他并没有立即接过来周瑜手中的军令,而是向周瑜拱手问道:“我等南北征战,都督莫不是一人想要攻破南昌,独占功劳不成?”

周瑜站了起来,看着一脸不满之色,丝毫没有把自己这个都督放在眼里的程普,周瑜并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相反他起身走向程普,呵呵一笑道:“程将军!瑜受主公重托委以三军,行事怎敢不尽心力耳?如今朱皓竟然公然抵抗我军,彼必然有所倚仗,做足了准备。我若大军直接攻向南昌,朱皓集结大军守在南昌,到时候必是一场血战。不仅南昌难破,损兵折将,到时候若是粮草不继,我等只有退回长沙。此战若是如此结果,岂不是徒劳无功,如此我与诸将有何面目回见主公?我若是令大军分三路齐出,先征讨周围诸县,一来可以就近补充辎重粮草,二来三路齐进,可以造成一种三面合围的气势,这样朱皓必然心虚,军心不稳。等围城日久,朱皓又无路可退,破之又有何难。”

程普此刻一言不发,周瑜的话让他觉得自己太过于意气用事,可是此时又拉不下脸和周瑜认错,站在原地,一时不知如何进退。

“当然,瑜年少,经验不足,许多方面不能考虑周全,还望程将军不吝赐教,瑜在此先谢过了。”

周瑜对着程普行了一礼,这让程普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他连忙扶起周瑜,颇为激动地说道:“都督,这怎么能使得!都怪末将一时糊涂,还望都督恕罪!”

“那海昏、历陵、柴桑等县,就要多多辛苦程将军了!”

程普神色肃穆,双手接过令牌,郑重答道:“末将领命!”

“高将军和刑将军,汝二人随我取道建昌,领大军进逼南昌。”

身在南昌的朱皓虽然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输,但是他也清楚知道,如今周瑜兵精将猛,他不会放弃守城优势,出去和周瑜大军决战。只要他紧紧守在城中,等到周瑜大军久攻不下,粮草不济,自然会退走,再趁其退军之际,出城追击,必然可获全胜。朱皓一心只想加固南昌的城防,南昌城中,人人都以为,大战即将到来。

可是周瑜攻破建昌后,并没有继续向南昌进攻,而是将大军驻扎在建昌,这让朱皓颇为不解,直到后来又过了将近一个月,赵毅占了新淦,程普占了海昏。朱皓才知道,原来此时自己已经被三面包围。

正在周瑜正商量着如何进攻南昌之时,孙策从长沙派出的信使到了,周瑜拿出孙策的书信一看,不由得怔了一怔。

“都督,莫不是刘表开始进攻长沙不成?”

看到周瑜脸色有些不一样,高长恭关切地问道。

“不是!是徐州来人了。徐州吴铭派了诸葛亮为使,来长沙面见主公,商议同盟之事。”

周瑜缓缓说了出来,但是仍然难掩他脸上那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刑道荣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委,自顾自说道:“都督,这有何担忧的?若是他吴铭想占据扬州,末将绝不怕他。”

高长恭想了想,“在我大军进攻豫章之时,吴铭派使者,一定是为了这扬州之地所来,都督有何良策?”

“主公也是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一边对诸葛亮避而不见,一边遣人来召我回去,一起商量对策。也罢,我这就连夜赶回长沙,高将军,刑将军汝二人在建昌好生驻守,不可轻出,等长沙事了,我便立刻返回。”

诸葛亮到了长沙之后,孙策便一直以身体不适避而不见,只是让鲁肃陪着诸葛亮到处闲逛。诸葛亮心中焦急,于是便和鲁肃提起联盟之事,鲁肃便说:“此事肃也做不了主,还是等主公身体康复后再谈。”

鲁肃推脱之词诸葛亮如何不知,他冲着鲁肃呵呵一笑道:“子敬休要欺我!孙刺史此时所害之病,必是扬州之病耳!汝做不得主,怕是孙刺史也做不得,难不成让亮在这一直等下去不成?如此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诸葛亮自然已经知道其中的问题,但是孙策一直不见,他确实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

鲁肃这段时间一直用谎言哄骗着十五六岁的诸葛亮,这让他内心十分不安,但是孙策的命令,他也不得不从。“孔明先生再等等,再等几天,主公便会接见。”

听到这,诸葛亮一下停住脚步,轻轻哦了一声,“莫不是等公瑾尽占豫章之后,孙刺史才愿意见亮不成?”

“孔明先生勿要多疑!实话和你说吧,都督这几天便会返回长沙,到时候主公一定会见孔明先生的。”

说到周瑜,诸葛亮顿时来了精神,他稚气的眼睛中闪出了不一般的光芒,他猛然抬起头向着鲁肃问道:“子敬,曾听吴使君说过,长沙都督周公瑾,乃一代天骄,风流人物,善于用兵,智谋过人,不知是否属实?”

鲁肃颇为好奇,他哪里知道为何吴立仁会如此夸赞周瑜,“吴使君也知道公瑾之名?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又善抚琴作曲,实在是一时风流人物。”

诸葛亮知道鲁肃是忠厚之人,他口中的溢美之词不会有太多水分,于是心中对周瑜越来越好奇起来,虽然此时他智力已经远胜很多人,但是心性还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对于吴立仁盛赞之下的周瑜,不由得心中有种比较之意。

过了几天,等到周瑜一回来,诸葛亮便让鲁肃带着自己去拜见周瑜。而周瑜,对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也是颇为好奇:小小年纪能被吴铭选作使者,定然有其过人之处,我倒要看看,这诸葛亮到底有什么本事!

诸葛亮和周瑜,两人生命中的第一次相见,便在周瑜的府上开始了;两人相对而坐,谈论的内容从天下大势,兵法谋略,到治国之道,琴棋歌赋。鲁肃在一旁完全跟不上两人的节奏,也插不上什么话,只是听到精彩处,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拊掌而叹。

两人谈论了两个时辰,鲁肃便陪了两个时辰,这时,周瑜忽然回头问道:“子敬,汝听了许久,能否分出我与孔明先生高下乎?”

鲁肃一怔,不由得失声笑道,“公瑾雅量高致,孔明气度非凡;公瑾明达知变,孔明权智英略,实在是一时瑜亮,难分高下啊!”

听到这,两人相视一笑,诸葛亮说道:“好一个一时瑜亮!这句话两个人都不会得罪,子敬先生原来如此会做人会说话啊!”

“滴!由于诸葛亮和周瑜在畅谈之时,惺惺相惜,故而触发一时瑜亮剧情,系统发布三国剧情任务:一时瑜亮。”(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