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小岳岳和吴叔叔(1 / 2)
“喂喂喂,茅台啊!地下室搁了那么多,别小气好不好?”
吴精见李唐拿出来一瓶郎酒顿时就急了。
“上回买了一箱,还剩两瓶总得喝吧。而且我觉得味道都差不多,将就将就,等把这两瓶消灭了,咱再喝茅台。”
“滚,后天我就走了,你诚心的吧!”
得,李唐只好放下郎酒,去地下室拿了瓶茅台上来。
老李捎来的熟菜太多,虽说现在天气冷,而且都是些放得起的肉菜,可放久了总归不新鲜,这两天留着吴精正好帮着一起消灭。
不多时,门口传来门铃声。
“谁啊,该不会是小范来了吧?”
李唐白了他一眼,起身道:“不是,家里只有肉,我点了俩蔬菜,送过来了。”
“哎,我说嘛,家里连根葱都没有!”
这货刚抬起的屁股重新坐下来,美美地咪了一口酒,夹了块鸡肉塞进嘴里,嚼了两口含糊道:“这醉鸡真不错……”
废话,当然不错,这可是老李用陈年雕泡的。
李唐走到外面,一开院门就看到那张嵌着两颗绿豆眼的大饼脸。
“叔,新年好!”
大饼脸小伙提着菜匣子陪着小心的笑容。
“哦,新年好!”
李唐忙应了一声,又道:“刚子,你过年没回老家啊?”
“嗯呢,俺没买着车票,老板就让俺留着看店。”
小伙说着,提了提手里的菜匣子道:“叔,俺帮您拿进去吧。”
“哦,好!”
这小伙自从上回李唐问过他年龄之后,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李唐总会有点害怕。后来李唐从范小胖口中得知,这小伙……呃,不对,这孩子叫岳龙刚,才十五岁,初中没毕业就跑出来打工了。
虽然李唐被刚子一口一个叔的叫着,但李唐并没有介意。农村人朴实,把你往辈分大里叫,是表达一种尊重和讨好。
而且李唐本身辈分就比较大。前头说过,李家子嗣艰难,他太爷爷和爷爷都是三十岁以后才有了儿子。在乡下大家虽然不是本家,但称呼还是按照辈分来的,比如好多明明跟老李是同龄人,却要称呼老李“爷叔”。包括李唐一样,到现在还有比他大的,要叫他一声叔,甚至有一回大街上遇到一个老邻居,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硬是要那孩子叫他“公公”。
当然此公公不是彼公公,公公在他们老家是叔公、伯公、舅公的统称。
李唐要了三个蔬菜,拍黄瓜、塌菜冬笋和清炒菠菜。
刚子把菜端到桌子上,摆好。
“叔,菜齐了。”
“嗯,一共多少钱?”
“塌菜冬笋十二,菠菜十块,黄瓜八块,一共三十。”
刚刚还在埋头猛吃的吴精闻言顿时抬起头来,瞪着刚子道:“三十?伱家黑店啊!”
刚子吓了一跳,支吾道:“过年菜价贵,俺真没多收。”
“行了行了,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来那么多废话!”
今天才大年初八,胡同里那家老蔡饭馆还没开门呢,刚才李唐打电话过去要菜,老蔡言语里多少还有点不情愿,要不是李唐是这儿的住户、饭馆的常客,加之身上的明星光环,老蔡说不定还嫌麻烦不做这单生意呢。
李唐说着从钱包里拿出三十块钱递过去,道:“刚子,回去跟你老板说一声,谢谢啊!”
“哎,叔!”
刚子双手接过钱,正欲离开,想了想,又迟疑道:“叔,俺们老板明天要出乡下走亲戚,得要去三四天,您要是想点菜……呃,俺在店里,俺也能做。”
李唐知道老蔡的老家在承德东陵那片儿,打祖上也算是旗人,他父亲当年在北平解放时随大军一块儿入了城,就在京城扎下了。但亲戚大部分还在老家,满人重礼仪,据说老蔡一家每年春节都要回趟老家,毕竟在京城混的不错,回去显摆显摆。
不过他这会儿也听明白了,敢情这孩子挺机灵的,想挣点外快。
对于李唐来说吃饭确实是个问题,胡同里几家饭馆,就老蔡家的做的味道不错。他当即又从钱包拿出两百块钱递过去道:“行啊,那这几天你每天中午和晚上炒俩蔬菜送过来,记住别重样啊!”
“好咧,叔!”
刚子也很高兴,不过拿钱的时候却小心翼翼地只抽了一张,“叔,一百就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