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麻鸠母子(一)(1 / 2)
先前一直不肯填茅厕,使韩、唐两家二十多年盖不成房子,后来自动把茅厕填掉,让吴干事很快把房子盖好的,便是小巷的周家。
周家现在住着周奶奶和她的一个儿子。
周奶奶的亡夫,人们都称他周老爹。
周老爹的原配妻子因有精神病,间歇发作,抗战胜利沛市光复那年,不知是犯病时失足落水,还是被病折磨得难耐而有意投水,死在西水关藏舟浦那里了。那里不是河,不是塘,是一弯水沟,水很浅,但有很深的泥淖。
周老爹一生不会自己料理衣食,为人笃实至极,在城里生活了一辈子,连下饭馆也不知道叫菜。手头还经营个布鞋作坊,于是更是家里家外忙乎不停。不久经东门外船港有名的走街婆刘四娘走串介绍,两辆黄包车,迎来了现在这周奶奶和她在前家生的这个儿子玉龙。
周老爹亡妻也留有孩子,三男二女,已婚已嫁,都在外地,或干差事或做生意。周奶奶这年三十七岁,带来的这儿子六岁,正好生身父亲也姓周,所以名姓都用不着改动。
象玉龙这样的孩子,幼小失怙,境遇已很凄惨,可人们却仍然无情地给他起一个很不中听的名字:拖油瓶。
解放后,周老爹的布鞋作坊收歇了,把作坊里的一应生财家俱交给了公家,自己转到街道自办的一家鞋厂当会计。
这厂不大,用人不多,会计与出纳不分,他又管帐又管钱。好在厂房离小巷不远,他每晚都把手头现款和账册拿手提箱装上带回家。
一次突然箱子里现金少了八百块!连忙查账。账不复杂,周老爹用的是老式账本,一本“流水”,记当天的收支进出;一本“腾清”,按日腾入“上存,收入,支出,两比。”四柱清册,条条理理,清清楚楚。
周老爹不便声张,请假躲在家,拿算盘整整打了一天,一笔笔、一项项,反来复去,账面一分一厘不错。
在厂里?除了厂长、书记,没别人进他会计室。在家里?儿子玉龙才七八岁,不需要这么多钱用,也没有这大胆子;老伴周奶奶结婚后没发现她手脚有什么不稳。
旧时商界,说钱又名“青蚨”、“飞蚨”。它分为母子,母子分离,会自动飞归一处。难道这八百元,真的是青蚨之子(或之母),飞到其母(或其子)那儿去了? 你们飞到一起,母子团聚倒好,可周老爹却要砸锅了!
周老爹年近花甲,经不起磕碰,丢钱后一天下来,面色如土,两颊凹陷,双目失神,呆坐房里象泥塑木雕。
周奶奶也非常着急,一整天愁锁眉头, 叹不绝口。晚间和周老爹商量,家里还是按着不说,迅即分别写信给周老爹在外地的各个子女,备述情由,告急求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