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洋军要逃了(1 / 2)

加入书签

先走的好处不用多说,但是留下来担任掩护的话,到时候掩护部队在国民军优势兵力的打击下,就算不会被全歼至少也是重创,少不得又会出现一个翻版第八师。在座的北洋军将领们可都不想自己当下一个张勋。

当即就是你一言我一句,虽然没明说,但是上边的冯国璋也是察觉到了部下的推脱之意。

冯国璋也是明白人,知道和上次南京战役那样直接把一整个师留下来掩护是不行的,真要这么说别说掩护了,说不准当场就能发生哗变甚至向国民军投降,而手下的将领们肯定也是不会同意的。

所以就选择了折中方案:“这样,第十一师往乌衣镇撤退,先和潘矩楹守着。第二混成旅和第五师直接北上,然后汇集第十一师直接绕道东北方向突围,而**方向的第七师直接转道北上突围!”

冯国璋没有说让那支部队留下来吸引敌军火力,而是让部队全线撤退,反正现在国民军也没有在江北地区形成包围圈,北部方向有着大把的开阔地可以用来撤退。而这样一来,各部队要撤退的话,就得就安排断后的部队了,不过那都是各部队自己的事情,冯国璋就不去操这个心了。

北洋军的撤退决心是前所未有的强烈,滁州刚失守的第二天,冯国璋就已经向各部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当然这个命令只限于高级将领所知,至于普通士兵肯定是不会知道的,要不然大规模撤退的命令传了开来,肯定是会造成大规模奔溃的。

北洋军要撤退,国民军对此也是早有预料的,所以刚攻占滁州后,第九师甚至来不及休整就直接沿着津浦线南下,一方面是追击潘矩楹的残部,而另外一方面自然是为了切断唐天喜第十师,乃是江北其他北洋军的退路。

于此同时,其他方向的国民军也是加大了攻势,意图牵制住北洋军进而收获更大的战果,尤其是**方向,国民军更是投入了重兵,试图短时间内击溃北洋守军从而抵达解家庄下。

在各个国民军进攻方向中,**方向也就是东线上的国民军兵力是增加最快的,自从国民军在苏南发起渡江战役后,第三师和第十八混成旅先后渡江并且攻占了泰州后这一部分主力继续北上,只留下了一个团在江都布防。

由于江都方向兵力薄弱,同时北洋军持续向西退守后国民军参谋部判定北洋军已经失去了大规模渡江的能力,所以干脆就把驻防镇江的第七师也安排渡江,部署在了扬州方向,让第三师的那个团可以抽调北上增援第三师主力。

后续冯国璋收缩兵力命令王汝贤从扬州撤退的时候,国民军第七师趁势追击重创了王汝贤第七师,王汝贤的第七师撤到了**后,北洋军就更无可能渡江了,而这个时候江北战役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参谋部建议把第二师和独立骑兵团也派到江北参与作战。至于上海、镇江、南京一线的防卫工作将会全部交给第十一师、南京守备团、上海守备团、以及驻防南京的警卫师。

陈敬云考虑了一番后也觉得南京和镇江上海已经没有太大的威胁,所以就批准了这一计划,然后参谋部很快的就把第二师、独立骑兵团派往了**方向,使得**方向汇集了第二师、第七师、独立骑兵团三支部队。

当国民军完成对**方向的增兵时,刚好国民军第二军也攻占了滁州,所以**方向的国民军就是相应的加大了进攻,并且除了正面进攻外,独立骑兵团和第二师绕行**北面,原本是准备多面围攻的,但是却是刚好挡住了王汝贤第七师残部的北退之路,迫使了王汝贤第七师放弃了直接北上突围的打算,而是继续向西撤退,准备依托背后的北洋军第五师后再行撤退。

而国民军独立骑兵团则是继续游走在江北北部平原地区,一方面是袭击北洋军的补给线,另外一方面则是预防北洋军从北方突围,国民军参谋部里的沈纲可是有着极大的野心的,他要的不单单是胜利,而是要把冯国璋的第二军给全歼了,就算全歼不了至少也要重创,冯国璋的第二军要是不留下一半人来,他沈纲是无论如何也是不甘心的。

国民军独立骑兵团游走在北洋军侧后,也是和北洋军的小股部队发生了数次交战,但是却一直没有遇上北洋军大批骑兵部队。

和北洋军各主力师中都有着完整的骑兵团建制不一样,国民军由于乘骑用马极度缺乏,另外由于骑兵的训练难度远超过步兵,要练出一支精锐骑兵来没有几年功夫根本就办不到,这样就导致成军时间不长的国民军骑兵短缺,不但骑兵数量少,而且战斗力也远不如北洋军骑兵。这种事实已经在历次骑兵交锋中得到了验证,就连陈敬云都没对骑兵抱有什么期望。

当独立骑兵团被派往**的时候,陈敬云亲自和骑兵团的团长黄安源少将说话,谈话里头虽然没明着说让黄安源小心,别轻易把国民军唯一的一个正规骑兵团给葬送了,但是黄安源岂能听不明白陈敬云的话。

心中谨慎的黄安源自从渡江后,率领骑兵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但是却是没有做出去打什么硬仗,也没让兵力损失多少,自是天天这些多少也让黄安源有些郁闷。

黄安源在国民军中说起资历来那也是名列前茅的,福州起义时的第一刀可就是他黄安源砍下的,当初福州起义时他率领骑兵队夺下了城外送进来的子弹,如此才让起义部队获取了足够的子弹并攻占军械库。有着这份功劳后,黄安源也是步步高升,早早的就当上了骑兵营的营长。

但是限于国民军骑兵部队的发展艰难,所以黄安源的官也是很难升起来,别人都是少将的时候他还是个中校,只在今年陈敬云大规模晋升的时候,黄安源才晋升为少将。而且他晋升少将的时候只是任职独立骑兵团团长,区区一个骑兵团的团长按照国民军军制只是上校的军校军衔的,直接晋升是不妥的。但是按照他的资历来说升任少将是绰绰有余了,所以为了给他升军衔陈敬云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先是升他担任后勤部军牧司司长,然后又让人兼任独立骑兵团的团长。

实际上,国民军中骑兵出身的将领不少,但是很多人学的是骑兵实际上却没有大规模率领带领骑兵作战的经验,那些刚从福州军校出来的骑兵军官也还没有成熟,陈敬云自然不会把唯一的一个骑兵团交到寻常人手中,所以才做出了让黄安源这个少将兼任骑兵团团长的事情来。

国民军的骑兵部队好北洋军一样,主要是分别配属给各师。按照国民军的最新编制一个师是可以配属一个两百多骑兵的骑兵营的,下辖三个骑兵连、一个机炮连。但是由于国民军骑兵缺乏,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师都是没有编满一个骑兵营的,只有一个连左右,就连第九师这种扩编了武器装备的国民军现阶段的王牌主力也不过才两个连一百多骑兵。

真正完成满编的只有第一师、警卫师少数几个师而已。

由于骑兵实力不强,加上骑兵的训练需要很长时间,陈敬云为了进一步培养骑兵,所以就弄出来了一个独立骑兵团的编制。本来也是和其他部队的一样弄成大团小连制,但是由于骑兵部队多次遭遇败绩,陈敬云准备仿效其他列强骑兵,在编制上弄成小团大连制。

这种编制的核心就是骑兵连下辖三个骑兵排,每排四十人,一个骑兵连为一百六十人。使得骑兵连具备初步单独作战能力。

师属骑兵营则是配属三个骑兵连和一个机炮连,总兵力大约为六百五十人。单独编成兵旅、骑兵师部队下属的骑兵团则是加强到四个骑兵连和一个机炮连,一个团的兵力可达八百余人,并按照情况以两个骑兵团编成一个骑兵旅或者用三个骑兵团编成一个骑兵师。

这种编制也是列强骑兵的通用编制,能够有效的提高骑兵的战斗力并让骑兵团具备单独作战能力。

独立骑兵团就是属于四个骑兵连和一个机炮连的扩大编制,总兵力高达八百五十人,也是第一个用这种编制的骑兵部队,国民军的其他步兵师所辖的骑兵营由于作战等原因继续保有原有的编制,不过就算改了也会因为国民军缺乏骑兵而无法落实。因为现在国民军各师中的骑兵只有那么一点,改变之前的一个骑兵营就和改编后的骑兵连没什么区别,前线的骑兵军官大多数也是集中起来使用的。

国民军建设骑兵的艰难黄安源是深有感触,要是国民军的骑兵也能和步兵和炮兵一样发展快速的话,他黄安源早就当上少将,说不准现在都是和沈纲他们一样成为中将了,何至于现在这样为了升个军衔还得去后勤部那里挂靠一个军牧司司长位置。

正是因为知道建设骑兵的艰难,所以黄安源带领骑兵团抵达江北地区后,一直都是很谨慎的,免的一个不小心就把国民军好不容易才建设起来的一个骑兵团给葬送掉了。

然后在战场上,尤其还是在江北战役这种大规模战役中,骑兵团是不可能在后方悠闲的戏的,身为国民军中唯一一支具备快速机动能力的骑兵部队,骑兵团很自然的就被上峰派往了江北北部袭击北洋军补给线。

而当北洋军全线撤退想要北逃的时候,骑兵团也是接到了拦截北洋军北逃的命令。

“北洋军是要逃了,不过他们不要想着从我手里逃过去!”黄安源虽然想要保存骑兵实力,但是当这个命令来了后,他还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只要把北洋军给拦下来那么骑兵团就是大功一件,到时候自己也就有语气为骑兵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自己的军衔也就会随着骑兵的扩大而获得晋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