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有必要过度解读(1 / 2)

加入书签

黎元:“大禹治水亦知,宜疏不宜堵,先顺着她,且看下一步她会如何做。”

谢林皱眉思索着林宣的每一句话——“我杀了陆深”,“救救我”,“我会死的”,“我不知道”,“他叫我等他”,“你为什么不信我?”,“是我杀了陆深”。

谢林猛地站起,说:“陆深的尸体找全了吗?”

黎元眼神锐利:“我记得自己并没有向你披露案件的细节,所以谢林,你又是从什么地方知道陆深的尸体是不完整的?”

谢林:……还真是碎尸?

我是不是不应该说话?

谢林说:“如果你再仔细地琢磨一下林宣的话,就能猜到陆深的尸体是不完整的。

林宣出现在案发现场,是等我来,也是在等你们找出陆深,因为林宣答应了陆深会等对方。”

黎元:“……”真的需要把一个人的话过度解读成这个样子吗?

事实证明,真的需要!

谢林继续说:“林宣她总是说自己会死,但是现在依然活得好好的,她现在的精神状态又显著地很不好,那能维持现状的原因就是执念。

等我来是一个,等陆深来也是一个。如果‘陆深等到了’,那就意味着执念消了……”

黎元只好配合谢林的脑洞:“所以执念消除,不应该意味着释然了,人就轻松了吗?”

谢林:“可林宣说是她杀死了陆深。”

黎元:“如果她是凶手,那就不存在‘等陆深来’这个执念,因为从一开始她就已经等到对方了。所以要想让这一切闭环,凶手就必须是另有其人。”

谢林:“不对,还是不对,如果是这样的话,林宣又是怎么活下来的?凶手总不会是一个古道热肠吧?除非……”

黎元替他把话接上:“除非凶手的目的是在两个人之间挑一个杀死,死的人是谁根本不重要。这也可以对上林宣为什么说她自己是杀死陆深的人了,因为她活着,就意味着间接杀人。”

谢林想到一种可能——一男一女同时失踪,但却只死了其中一个人,这个死亡是如何选择的呢?

有一个案例就是,一个杀人犯专门绑架情侣,然后让两个人自己选择是谁去死,让两个人自相残杀,用来满足自己的残暴欲望。

这种人被称为心理变态。

显然,黎元也想到了,他说:“在疯子眼中,人命根本不算什么,就算那个人与自己无冤无仇,在某种‘利益’驱动下,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

你说,这个‘利益’是什么?林宣是怎么活下来的?”

而你,谢医生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谢林:“我建议,你们还是派些人去保护一下林宣吧。”

黎元:“有人已经去保护了。”

谢林笑了笑,没再说话,他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水。

下一秒,门被人一脚踹开。

谢林:“……”怎么这个刑侦队的人都这么喜欢踹门啊?!

沈乔安踹开门,面色焦急地说:“黎队,林宣自杀了!”

“什么?!”

黎元和谢林同时起身,一起越过沈乔安往前走。

果然,事实证明,有些人的话确实应该过度解读,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些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