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章 朝会(1 / 2)

加入书签

次日清晨,大齐国都,天京,早朝时分。

礼部尚书王木阳老先生整理好了自己的衣衫,穿着朝服下了车辇,徒步走向皇宫议堂泰和殿。

从泰和殿正门入内,大道上已有熟悉的人群,所有人身穿各个品阶的朝服,默默向前走着,偶尔有三三两两的官员走在一起,也会小声嘀咕一些话。

当王木阳经过他们身边时,大小官员都会恰如其分地打个招呼,王木阳也会笑笑,点头致意。

今日似乎只是寻常的一天,王木阳看着眼前的光景,大道设计的很大,视野开阔,看向尽头的时候却又会感受到天空与宫殿带来的庄重感,这种庄重感就像一双监督者的眼睛,在大夏的土地上存在了几百年有余。

四十八年了,王木阳忽而心有感触,他已经在朝堂上参会四十八年了。

想当年他从世家把持的局面中杀出重围,最终成为庇护寒门士子的一杆大旗,直到如今,他也七十有三,大概到了告老的年纪。

走入庄重的泰和殿,经过熟悉而又不算繁琐的礼仪,每个人回到自己所应处的位置,再次行礼,大齐皇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众爱卿平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身穿龙袍,一身威仪,而有淡淡笑意,俯视着下方众臣,却也愿意做出倾听者的姿态。

就这样,文武百官在大首辅孔孝儒的带领下照常进行着议事。

不过在今日的朝堂上却有些不一样,为了应对岭南的战事,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朝廷已经在荆楚一带,以及沿海之地集结了大批的军队,只是这主军之人却还迟迟没有定论。

实际上这样的速度已经是极快了,在岭南的战事,从起义开始到如今的对峙局面仅仅用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不过好在岭南仍旧处于对峙之中,还算不太超出意料。

事实上,本次的军队集结在地方上也多少遇到了一些阻力,不排除有暗中势力的影响,不过这也能说明大齐王朝是真的深受世家之苦。

“镇南大将依我看还是派白胜芝大将军吧。”孔首辅言表。

“白爱卿在前两日刚刚动身离开大齐,这镇南将军之选还是众议为佳。”皇帝说道。

下方众人小声惊呼,又纷纷按捺下来。

兵部尚书白胜芝,大齐兵道第一人,乃为国之战矛,战矛出,动则牵连国运。

虽然底下的大部分官员都不知道这件事,不过四大世家的话事人脸上都没有露出太多的惊讶。

不过也是,岭南战事之初虽有迅烈之势,相比整个大齐的体量来说却仍是不足为道的。

基于对这个千年第一王朝的信任,众多世家依旧不觉得此战有何危险的讯息,甚至在刚刚集结的军队中也塞进了不少各家的年轻人,企图在这一场必胜的战斗中获取利益。

下方无言,镇南将军之事事关重大,首辅未开口前不是堂上的官员能开口的。

“今代以来,兵道以白尚书独大,少有后起之秀,而今白尚书不在,镇南将军人选应再三议之。”首辅言道。

如此看来,镇南将军的人选,至少要经过皇帝和四大世家以及重要官员先议之后,再放到朝堂上来了,不过那时,人选大概已经定了。

皇帝颔首,算是依了首辅之言,此事稍后再议,转而扭头,对着王木阳关心道:“爱卿,近来身体可好。”

王木阳恭敬行礼,道:“谢陛下关心,老臣身体健康,已经将院试结果布告完毕,臣忙于筹备殿试之宜,不敢懈怠。”

“爱卿有劳”皇帝笑着回应道。

“如今大齐,正需人才,不知众爱卿有什么建议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