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4话、离开(1 / 2)

加入书签

祈康富那儿几十只的猪都还没到能出栏的时候呢,要他现在就将那些猪给卖了他可舍不得,让别人养他又不放心,全赶进京那也不现实。

“爹,我这边猪场实在放不下,我媳妇那儿食铺来的都是老主顾了,去京城再开一间倒是可以,家里现在银子倒是够,可是客人没了呀爹。”

不提他这边他是怎么都舍不得现在走,就说他媳妇儿那头,他媳妇儿的手艺凭良心说,不是那顶顶好的,之所以现在食铺的生意不错,一是占着食铺所在的位置,二是有他们自己家作坊的东西撑着。

比如清汤面,他媳妇会在面上铺点切成薄片的卤肉。

他们家的卤肉味道那叫一绝,可清汤面并不是只一家在做,就添个几片卤肉,他们也不好将价调高多少,否则那些学子们的嘴,那是比钢刀还要厉害。

说白了,他媳妇开的食铺,讲的是一个占着地里优势的薄利多销,如果将这食铺给移到京城去···

一是未必还能有这样好的位置,二嘛,他可是听说京中的各食铺和酒楼都是祖传下来的手艺人,就他媳妇那手艺,不是他埋汰自个媳妇,和人家祖传的手艺那是真不够看。

还有个最大的问题,京中的铺子那租金贵呀,他们这薄利多销的食铺,他媳妇儿累死可能都没法挣回本。

所以夫妇俩商议后,还是决定先不跟着进京了,反正永安城离着京城也不算太远,平日里要去看望爹也就一天一夜的事。

再说了,大哥一家的作坊可全在村里,他们都走了他总感觉不是太好,以后他还在村里,好歹着也能帮盯着不是。

祈老头看祈康富和李琴都坚持,也就没再多劝,子孙自有子孙福嘛。

次日,长长的队伍以银仔为首,浩浩荡荡的朝着村外而去。

整个祈家村的人都出来相送,里正柱着拐由祈文方扶着站在村口一直默送到大队伍消失。

“四叔,回吧。”

顿了下,见里正依旧望着已经没了人影的路口,祈文方以为里正是舍不得祈老头和祈宝儿,又劝道:“文禄会和宝儿进京这咱不是都有数嘛四叔,这儿离着京城又不远,文禄的根在这呢,他肯定会回来的。”

里正嘴角抽了抽,甩开祈文方的手没好气的转身就走。

这···咋生气了?

祈文方忙追了过去再次扶住祈开山,老爷子都已经八十多了,要是嗑个跌个那可咋整。

这回祈开山没再甩开祈文方,只是语气不咋样的说:“你哪看出来我是不舍了?我高兴着呢,宝儿搁家里待了这么久,我都担心她不愿进京,好在皇上只是下了口谕。”

祈文方:“???”

不用回头,祈开山也知道自家这个大侄子没明白他的意思,注意了下左右,看到大家都已经散了的该上工的去上工,回家的回家,他们身边已经没人,这才小声的继续说:

“宝儿当初为什么离开咱不晓得,但能肯定的是,宝儿是自个走的,否则当时安子就不是自个回来。

那时我心里可是怕得不成,安子回来后就接了命令去五城之一的永定城,所以我们祈氏一族的安全不用担心,我担心的是宝儿。”

祈开山站定,目光遥望向京城方向,“天子,有几个是真正大度的呢?”

祈文方:“……”差点就大不孝的去捂四叔的嘴。

皇上岂是他们能议论的!

好在祈开山也只是似乎一时脑子发昏的感叹了句,又继续板起了脸往前走。

“我呀,是担心宝儿使性子会惹到皇上,便是皇上大度的不在意,宝儿那时荣宠太过,想来盯着她的人不少,这可是送上门的把柄,我就怕有人会以此事来害宝儿。

京中的事咱也不知道,也不晓得后来是不是有发生过我担心的事,好在结果是喜人的,宝儿被封了大郡主,皇上还赏赐了京外的庄子和京里的铺子。

按说,宝儿回来就该进宫去给皇上报个平安,也要谢下九年前的恩。”

祈开山静音,好半天没再吱声。

不过祈文方知道四叔没说出来的话,这些天四叔在家已经嘀咕过好几次。

宝儿回来后跟没事人一样的直接搁家里蹲,一点没要进京的打算不说,平日里有人来求见她也从来不见。

不过在祈文方看来,后面一点倒没什么。

近期来求见的都是永安城里的官员或是官员家眷,还有一众商户与商户的家眷。随便扯一个出来都比宝儿的品级低,宝儿不见他们谁也说不得什么。

不过嘛,因着宝儿这态度,外面倒是对宝儿有了不少的传言;好在都不算坏,顶了天就是说宝儿性子清冷。

祈文方没有为官,也没去过几个大地方,来了现在的祈家村后,他依旧还是在村里的堂当先生。

虽是举人,但讲真,他的见识与远见这些还不如连个童生都不是的祈老头和祈开山。

所以,很多事他都只能看到个表面。

就如祈宝儿回来后搁家里蹲这事儿,在他看来,他就觉得没啥;外界有祈宝儿传闻这事儿,他也觉得顶了天就是个性子清冷不好接触,反而还省了宝儿与人打交道呢。

都已经年纪不小的人,再说大侄子反正也到不了那层面去,祈开山索性的没再多说。

他不知,另一头刚拐入进京的官道上的马车内,祈老头也正和田老太聊这个。

要说到担心,祈老头比祈开山更担心,祈宝儿可是他亲孙女。

不过这丫宠孙女无底线,说句那啥的话,祈宝儿就是说要造反,祈老头都能立马给她去准备粮草。

“好在皇上瞅着是没生气,要是直接下的圣旨,那就麻烦了。”

田老太一脸懵的表示不懂。

祈老头说:“这个我原本也不晓得,是祈管家教我的;像这种皇上要想见什么人,如果是口谕就说明皇上只是急但没生气,要是直接下旨,那就是生气了。”

“啊??”

还有这说道啊?

“可不,所以只要是离得近的,皇上要是下了旨要见什么人,那京中所有人就都知道这人是惹到了皇上,以后做事儿啊,可就甭想太顺利了。

相反着,皇上如果只是口谕,说明皇上心里掂着这人,这是重视。”

甭看圣旨和口谕好像圣旨要更牛掰,可有时,俩的作用却是正好相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