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新佛(1 / 2)

加入书签

在无尽的时间过去之后,弥勒佛入灭了。

弥勒净土随之崩散。

死去的不止一个弥勒佛。

还有燃灯佛。

这也代表了,佛门所有的净土,全部崩溃。

神通一脉,就此所有的一品入灭,可以说这一脉已经完全断绝了。

不对,因为燃灯佛也入灭了,也就说明,过去世的所有佛,尽数灭度。

但是……仍有希望。

因为,世尊如来入灭之前,曾对要跟随一起入灭的舍利弗说过:“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

如今,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已经过去了。

弥勒佛耗尽自己的所有底蕴。

燃灯佛穷极自己的所有智慧。

与此同时,在一品战场之上……

药师王佛,陨落。

药师王佛,以所有的可能,争取到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的时间。

如今,弥勒佛利用自己‘未来佛’的所有威能,燃灯佛亲自教导,药师王佛抵抗所有的一品乱战的结果。

终于,他们的努力有了成果。

在‘未来世’,在这遥远的未来,培养出了一位未来之佛。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那是远远超过黑业之报的劫数的时间。

如果不是这般混乱的黑暗时空,那么这些时间真不知道要过去多久才能完成。

哪怕是现在做到了,实际上也让弥勒佛和弥勒净土彻底耗尽。

在入灭之前,弥勒佛念诵着世尊如来的真言。

“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于世,三十二小劫,广度诸众生。”

“正法灭尽已,像法三十二,舍利广流布,天人普供养。”

“华光佛所为,其事皆如是,彼即是汝身,宜应自欣庆。”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

在佛入灭之后,世间还是能残留一些正法的,但是只能继续存在三十二小劫,然后……正法就会逐渐消失。

等到正法也灭了,还会有一批僧侣坚持‘像法’,但也只能坚持三十二小劫。

但是,那之后,华光佛将会出世。

这里说的‘佛灭度之后’,显然不是世尊如来,而是所有佛灭。

必须要扫灭所有曾经的过去之佛,才能开创出崭新的未来世。

弥勒佛入灭。

燃灯佛入灭。

舍利弗睁开了眼睛。

他已经经历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

这些时光太长了,以至于舍利弗甚至都忘了过去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模样。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智慧,已经大大增长了。

实际上,世尊在入灭之前,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神通一脉是错的,想靠神通拯救世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方向,加上弥勒佛和燃灯佛的舍命帮助,加上药师王佛拖延的,最终,终于帮助舍利弗在未来世即成的那一瞬,得证佛果。

这是多么大的牺牲。

三位一品的死,只是为了铺垫舍利弗的诞生。

过去世的五位佛,全部死去了。

未来世的第一位佛,已经诞生了。

曾几何时,弥勒佛也是这般成就一品的。

他是最年轻的一位佛,也是在诸多前辈的看护下,甚至是在世尊如来的中央婆娑世界的庇护下成就佛陀。

而现在,他和其他的,被否决了道路的佛一样,以自身的凋亡,促成了华光佛的诞生。

华光佛起身。

在他的身后,中央婆娑世界和所有的净土,一概随之崩溃。

中央婆娑世界,有多少‘诸天’呢?

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四禅十八天等等等等。

这些诸天,一切底蕴都已经被舍利弗耗尽。

这些事物,早就已经被舍利弗变成了一具空壳。

想要提升出一位一品,但造成的损失远远不止一位一品。

但也只能寄希望于新人了。

舍利弗入灭之后,轮回了千百万次,以至于他‘舍利弗’的部分早就已经被无尽的轮回洗练的差不多了。

如今的他,是华光佛,而不是舍利弗了。

但无所谓,他已证得智慧之果。

所谓“觉悟见真”,其实就是让众生抛开事物的外表,去思索其背后的本质,而“心中是如来”这么一句话也是这么来的。

智慧一脉,被称之为‘大乘’。

所谓大乘小乘,其实就是这个分别。

乘,是乘载的意思,是看能够乘载多少众生超脱,能够乘载多少生灵一并觉悟。

小乘度己,以神通力,让自己超脱,最多以大神通铸造一座大船,能度一个是一个,但终究是度不了所有人,因为神通是有极限的。

强如阿弥陀佛,他的西天极乐净土,也装不下整个众生。

而大乘佛法,则是智慧。

此前就曾说过,智慧这种东西,犹如一百万财富,此一百万财富,可以尽人取用,历百千万年,尽人取用他此一百万,尽人成了富翁,而他依然保留得此一百万,分文也不少。

唯有智慧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事物,才能够真正的作为‘大乘’,将众生都度化。

督促他们去思考,众生皆思考,众生皆见本心,见心中如来,如此,众生皆解脱,众生皆自由,最终便能达到众生皆佛。

当你放弃思考的时候,也放弃了成佛的资格。

入魔的人就是如此,被魔道所控制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多少东西,这就是被魔道侵入吃干抹净的下场,那种无形的掠夺,比传统刀枪的入侵更血腥。

然而,大多数时候,被魔道掠夺的人根本不知道掠夺者是谁,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掠夺了。

众生是非颠倒,认假为真,沉沦在苦海中无法自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