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一五章 水下舰队登场(1 / 2)

加入书签

德奥两国对威尼斯港的突袭让战争彻底改变了,在第二次中俄战争时,中国海军大胆地使用潜艇部队对毫无防备的俄国远征舰队进行了偷袭,

那个时候由于潜艇这一强悍的海军兵器,世界主要强国认为海战已经走向了立体化,不再只是海面战争。

而这一次突袭则代表着战争更进一步,相对国防力量海陆空缺一不可,真正的立体战降临了。而由于各国军事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海军技术,更是日新月异,除了水面舰艇的技术更新之外,水面之下的军事技术发展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当初德国为中国研制的海狼型潜艇由于巨大的战果被称为世界上最出色的潜艇,但是现在,它已经完全过时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德国拿出了更先进的潜艇。

现在经过各大海军强国的改进,潜水艇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作战兵器,各海军强国纷纷研究潜水艇制造与战术,

德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和中国的海军合作以及第二次中俄战争中潜艇的出色表现,他们最终凭借雄厚的国力和技术,后来者居上,成为潜艇技术上的领跑者。

此次突袭威尼斯港,德奥虽然非常看重航空队的价值,但是他们还是对潜艇部队给予厚望。

现在潜伏在威尼斯港外的潜艇一共有9艘,其中德国海军潜艇有7艘,奥匈帝国潜艇有两艘,不过他们使用的都是德国潜艇。

这些潜艇实际上在空军发起攻击之前就已经抵达战位了,夜间这些潜水艇都在海面活动,天亮之后才潜入海面之下,就直接在海底坐底,等待着空军行动的结束。

按照德奥两国海军制订的作战方案,潜艇部队的任务就是在空袭结束前后对港口的意大利军舰发起攻击,并封封锁威尼斯港,让该港彻底失去作为海军军事基地的作用。

现在航空兵部队的进攻已经能给结束了,接下来就该潜水艇部队出击了。

此次进攻,德奥两国的潜艇有两艘是ubii型潜艇,德国一艘,奥匈帝国一艘,这种近岸潜艇水上排水量为258吨,水下287吨,全长36.10米,宽5.8米

武器装备方面舰艏配备了4枚508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1门80口径的甲板炮,动力方面配有179千瓦柴油机和164.1千瓦的电动马达,全舰满编人数为23人。

而除了ubii型外,奥匈帝国还有一艘水上排水量仅为为125吨,水下为140吨的ubi型潜艇,这种潜艇只有舰艏有2具508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后备鱼雷也仅有四枚,船员更是只有14人。

不过除了这三艘外,德奥潜艇部队封港的主力是ubiii级潜艇,这种潜艇是根据前两型改进而来,排水量增大到了508吨,水下为650吨,全艇长53.30米,宽5.8米

装备了3具508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2具在船艏,1具船艉,有16枚后备鱼雷和1门80口径的甲板炮,满编船员人数也增长到了34人。

这些潜艇很适合在浅海活动,不过由于鱼雷数量较少,所以对于攻击的精确度要求较高,而且德国虽然战前就已经确定了要在地中海实施破交战,

但是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造船厂毕竟不是德国人的,拆散潜艇拉过来组装也明显比德国本土造船厂下水要慢,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地中海德奥只有十几艘潜艇。

抽调这12艘回来封港已经让地中海破交力度下降了,他们没有多余的后备兵力,所以这12艘潜艇必须将意大利海军重创或者让他们不敢出港,撑到奥匈帝国辅助舰队赶过来布雷。

所以德奥高层要求艇长们务必做到弹无虚发,舰用鱼雷比空军的海龟式鱼雷大得多,威力也强得多,一颗鱼雷过去,如果是轻型军舰的话,往往就是一弹一舰。

这让德奥艇长们压力很大,不过德奥海军高层给了他们很宽松的命令,他们可以自己选择目标来进行打击。

不过为了这次战役能够顺利,德国海军出了大力气,曾指挥u-9号艇一战击沉三艘英国装甲巡洋舰的王牌艇长奥托·韦迪根被特意加强给了德国地中海潜艇部队。

这位经验丰富的艇长在封锁港口后就一直等待着进攻的机会,不过到目前为止,他看见的目标主要是外围的驱逐舰,这种排水量还不到一千吨的轻型军舰韦迪根看都不想看,

他的主要目标是大型军舰,比如说装甲巡洋舰或者战列舰。

在等待良久没有发现目标后,韦迪根决定冒险进入内停泊场看看,他转动潜望镜观察这连接内外停泊场的那条狭窄水道。

不过这需要避开水道附近意大利人的水雷布设区,而且必须赶在己方布雷潜水艇在那里布雷之前撤出,

他不清楚在他之前是否已经有其他艇长做了类似的决定,反正他现在决定试一试。

“你觉得怎么样?”

韦迪根转过身看向身边的大副。

“反潜网意大利人应该已经收了起来,不过他们肯定在担心航空队的第二次空中打击,这时候他们会让幸存的军舰尽快逃出来,也许不用冒险进入。”

大副沉吟了一番后,不太想进入其中,一是反潜网有没有收起他不确定,二是内部情况不明,冒险进入内停泊场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危险。

“我们不可能在近处封锁太久,氧气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韦迪根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将海军软帽戴正,下达了命令

“一号、二号水柜进水,潜艇下潜至水下五公尺!收起潜望镜!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运气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