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一八章 战役之前(2 / 2)

加入书签

英国海军对于印度洋舰队出击感到十分悲观,他们也对丘吉尔进行了劝说,认为菲利普斯的舰队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尽可能的将缅甸南部的英军撤往印度,保证印度的防御实力,如果任由他们待在缅甸南部,最终他们将会被亚约锁死,并最终遭到歼灭。

当然这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实际上,英国总参谋长的原话是“否则缅甸的仰光将变成第二个新加坡”英国人现在对于新加坡的结局已经有了一个心理准备。

而今年刚上任的海军副参谋长坎宁安在与第一海务大臣谈到印度洋局势时直言不讳地说道“即使菲利普斯能够取得一些小胜利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

缅甸和马来亚灾难性的失败让新加坡已经处于这个世界上最严密的包围圈,只要中国人想,他们随时能够往新加坡调派10艘战列舰和一干架轰炸机,当新加坡被攻克的消息传来时,印度洋舰队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消息将完全失去价值。”

但是这显然不能够说服丘吉尔,丘吉尔职责皇家海军高层这样的做法会让印度洋舰队成为一支存在舰队,是在投降主义心态驱使下做出的错误决定,

“大英帝国的舰队从来没有窝在港口里等死的传统,英国皇家舰队绝不能变成第二支公海舰队,如果事不可为,我宁可他们在决战中全军覆没。”

丘吉尔的话直接堵死了所有暂时避战的建议,而其他的内阁成员显然此刻也没心思和丘吉尔唱反调,对张伯伦政府的不信任议案已经在酝酿,考虑到英国政府目前遇到的困难以及首相候选人中符合英国目前利益的人选,这个时候与丘吉尔大唱反调显然并不明智。

丘吉尔许多时候下达的作战命令都不是为了执行冷静思考后制定的作战计划,但是也并不像是走投无路之下的绝望一击,

他最终的目的实际上还是为了用前线部队的牺牲来鼓舞士气,其中还可能带一些向中国展示英国政府毫不妥协立场的意思,为此他甚至将一支舰队放在赌桌上。

这符合邱吉尔的性格,在当年的那场欧洲战争中,为了夺取奥斯曼帝国的一处关键要塞,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邱吉尔先生不顾许多将军的反对一意孤行的发动了加里波利战役,

结果协约国联军在奥斯曼守军的顽强抵抗以及悬崖峭壁面前折戟沉沙,英国人除了收获一大堆的裹尸袋外什么也没得到,而面对协约国陆军的重大失败,这位性格倔强的海军大臣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辞职,不过辞职只是解职的委婉说法,但是战争从来都不是仅靠勇气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

不过丘吉尔最终还是决定解放地中海舰队的部分力量,准备加强到印度洋舰队,掌握印度洋的制海权,不过这需要英国首先确定欧洲局势暂时不会出现不利的变化。

……………………

天空中的根根烟柱清晰可见,巨大的舰体犁开海浪奋力前进,眼下整个舰队已经呈战斗队形散开。

陈绍宽站在临淄号航空母舰的指挥室里,观察着远处海面的情况,在印度洋上游弋的这一段时间他一直琢磨着怎么样才能消灭印度洋舰队这个障碍,

开战以来,中国海军现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摧毁印度洋舰队,避免他们和地中海来的增援会和,这样会让中国夺取制海权的难度大大增加,也让决战变得更加危险。

开战后陈绍宽一直希望能够尽快吃掉英国这支航空力量不足的舰队,但是菲利普斯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印度洋舰队一直在和他躲猫猫,而斯里兰卡和印度南部的英国空军实力并不弱,面对有陆航依托的印度洋舰队进行决战并不明智。

而这一次,英国人没有让他失望,从藏身处钻了出来,至于英国人为什么现在钻了出来,陈绍宽之前判断是因为航空巡洋舰队对阿杜环礁的袭击刺激到了英国人,根据电报航空巡洋舰的轰炸卓有成效,摧毁了停泊场的数艘油轮。

参谋们将数天内英国舰队的行动轨迹在海图上标示出来后,陈绍宽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英国人想试着抓住航空巡洋舰队,摧毁她们。

而在此之前一艘中国的潜艇已经发现了英国印度洋舰队的踪迹,并进行了跟踪,陈绍宽的舰队经过追赶后已经靠近了印度洋舰队,整支舰队开始利用最后的这一段时间进行整备。

“航空队情况怎么样了?”

陈绍宽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向窗外甲板上排列的整整齐齐的飞机问道。

为了保证这次攻击的力度,陈绍宽决定采取全力进攻的战术,舰队竭尽全力释放第一波攻击,整整6艘航空母舰将全部参与攻击,一上来就直接打垮英国人,而这也是中国海军探索航母战术以来最成功的的一种战术,6艘舰队航母的攻击强度绝对不是英国印度洋舰队能够承受的。

“明天早晨能够完成全部准备,舰队将进入最佳战备状态,我们在航母上存放的备用飞机也可以组装完成。”

参谋的声音由于激动显得有些颤抖,这可以理解,中国海军在时隔多年后终于要进行新一场海上决战,而作战对象还是中国海军的老师英国皇家海军。

更主要的是,中国海军将采用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他们即将开创新的战争模式,无论如何他们都将在历史书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舰队在紧锣密鼓的布置着,尽可能让自己的计划万无一失,但是实际上会如何就只能在战场上见了,不过陈绍宽很确信当明天的太阳升起后,世界都将会记住他的舰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