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章 陈年往事(上)(1 / 2)

加入书签

青沙山,位于大楚北境千里大漠之内,此山绵延数十里,山顶如剑锋般高耸入云,肉眼难观。

不同于周遭的黄沙漫地,人畜难存。

这青沙山内,却是终年烟雾缭绕,青木丛生。

天气晴朗的夜半子时,还能隐隐看到星光像被召唤了一般,成束投进山内。

当然,这一切肯定不是自然形成的,一切还得得益于这大山之主——研金教。

相传九百年前,大楚尚未立朝,天下以地域、文化、习俗等为别,共存着十余小国。

岭北楚国在成王楚季的治理下,从众小国之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了凌驾于众邦之上的霸主之一。

楚历前两百一十一年,楚季听从国师公孙庵的建议,对邻国赵,施以“美钺计”,假借献伎之名,实则遣女刺于赵国都,刺死了赵国新继之主赵逅,赵国原本便对这少年国君存有二心的王公大将,瞬间便陷入了夺权之争,一时间原本繁荣祥和的赵国,彻底沦为了人间炼狱,每日都在上演自相残杀,攻伐同袍的恶戏。

而此时没了后顾之忧的楚国,在楚国大将白坚的带领下,一举吞并了周边五小国,掌握了天下近半成的土地百姓。

反应过来的其他诸国,此时也意识到了“覆巢之下、安无完卵”。

于是,前历一百五十三年,在赵魏两国的主导下,共计八国在汜水之侧,建立了对抗楚军的“汜水联盟”。

此时的楚国,成王已崩,新王楚辞继位,号“仁王”。

新王继位,不仅停止了对周边众国的攻伐之势,且亲自下诏,反省了先王的不仁之举,并放逐关押了十多位前朝赫赫有名的谋士将领,以此向众国表示自己的仁爱之心。

同年九月,仁王遣使者向赵魏二国国君,献上牛羊千头,贡金千两,并签署“永不攻伐”之约,彻底斩断了三国战事发生的可能。

仁王这一系列示弱之后,赵魏两国国君共同认定,楚国对于已有土地已经满足,不会再对周边众国出手侵犯,加上有约在先,两国更是完全卸下了对楚国的防备,转头开始清算起了先前同自己有隔阂的其余小国。

前历一百三十四年,在赵魏的大举入侵之下,先前作为其附属的六国,被其打的难以生存,纷纷开始寻求楚国的庇护。

面对这些小国的求助,楚仁王一概不予理会,并派使者送出手书,词严令色地谴责了众国君一番,言说“父主之国,何来劫乎,视为掠,实为治也!”

看到楚王如此纵容,赵魏两国再无顾忌,对众国由原本的劫掠抢夺,直接升级为了吞并灭国。

前历八十七年,随着昔日汜水河畔最后一小国“韩”的都城阳曲,被魏国大军攻陷之后,整片大陆上再也没了群雄割据之说,取而代之的,是三足鼎立之势。

此时楚国的国君已经经历了两代更迭,仁王崩后,其长子宇昂继位,号“顺王”。

顺王在位不足三年,便染疾离世,其子势弱无能,于是其弟楚亥接过国印,成为了大楚新一任的国君。

楚亥继位之后,王号“武”。

经历了近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励精图治,此刻的楚国已成为了人口近千万,兵马近百万,且仓腐寄顿,金银满道的庞然大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