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册封群臣(1 / 2)
待百官礼成,登基大典便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昭告天下。宗正将在这个环节以李怜云的名义宣读三份诏书,分别为“登基诏书”、“免赋诏书”和“大赦诏书”。
在李怜云的示意下,宗正首先宣读的是“登基诏书”——“本王惟塞北之君,凡山戎、东胡、肃慎、匈奴、极北及西域诸地,皆赖诸将官奋威杨武,遂四方勘定,民安田里。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本王为君,以主塞北。勉循众请,于北燕一年六月甲子告祭天地于柳城之南,即王位于官邸。定塞北之号曰北燕,君王之号曰英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百官听罢,皆行三跪九叩大礼,并齐声高呼道:“大王万岁!”
礼成之后,宗正开始宣读第二份诏书“免赋诏书”——“本王初等大宝,不敢忘民生疾苦,为令五谷登衍,蚕麦善收,牛羊丰圈,勅降王命,凡塞北之民,皆免赋三年!”
百官闻言,再行大礼,并山呼道:“大王英明!”
紧接着,宗正便开始宣读最后一份诏书“大赦诏书”——“四方初平,塞北安定,方生产恢复之良机,本王遂勅降恩命,荡涤宿恶,以报农牧之功。见禁囚徒,罪无轻重,一切释放!”
话音刚落,百官再次行三跪九叩大礼,并齐声山呼道:“大王宽仁!”
开国称王本就是普天同庆的大事,这三份诏书既是李怜云对臣民广布的恩泽,也是为了巩固王位而收买臣民之心的必要举措。
随着三份诏书宣读完毕,整个登基大典也宣告结束。接下来就到了李怜云以王者的身份,对群臣发号施令的时候。
按照惯例,新王登基之后,下的第一道诏书便是“册封诏书”,以奖励一众文武多年来的功绩,李怜云自然也不例外,他早早的就已经将“册封诏书”准备好了。
不过,他最先册封的并不是一众文武,而是雨燕、露娜这几个红颜知己。
在李怜云的示意下,宗正打开了第一份诏书,大声宣读道:“英王诏曰:箕雨燕、阿兹哈尔·露娜、子米娅、上官彩颖、田紫玄、赵素心六人,贤良淑德、品行恭谦、蕙心兰质、凤姿红颜,今册封六人为王后。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雨燕、露娜、米娅、彩颖和紫玄五人听罢,立即上前跪地叩首道:“谢大王恩典!”此刻,五个小姑娘心中都已是激动万分。唯独赵素心呆跪在人群中,久久没有任何行动。因为她根本就没想到李怜云会给她来这么一出,一时间大脑有些短路。
宗正见赵素心没有反应,于是便扯开嗓门提醒道:“赵素心!上前听诏!”
然而赵素心现在大脑完全一片空白,哪里听得见宗正的声音,她依旧傻傻地跪在原地,显得有些慌乱无措。
由于赵素心久久不肯上前,现场的氛围瞬间变得有些尴尬。群臣虽然都跪在地上,但他们却忍不住偷偷瞟向了赵素心。而李怜云作为王者,自然也不可能当着百官的面拉下身段,跑过去提醒赵素心。
如果赵素心一直不肯听诏,那么李怜云作为君主下发的第一道诏令便会出现抗命不尊的情况,这对于刚登基的李怜云来说,实在是既丢面子,又不吉利的事情。
关键时刻,还是露娜勇敢地站了出来,因为她跪的地方离赵素心最近,所以她便偷偷起身,一路小跑到赵素心的跟前。紧接着,她就一边拍着赵素心的肩膀,一边小声提醒道:“素心姐姐!你怎么啦!主人封你为后了!你还不赶紧上前听诏!?”
被露娜这么一提醒,赵素心总算稍稍回过神来,不过,她也只是轻轻惊讶了一声:“啊!?”
“啊什么啊呀!你赶紧过来吧!别把主人等急了!”露娜一听,急了,此刻,她也顾不上什么礼数了,她先是呛了赵素心一声,随后便拽住赵素心的胳膊往前拉。
赵素心就这么半推半就地被露娜拉到了李怜云面前,不过,此时的她依旧是魂不守舍地跪在地上,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宗正见状,忍不住再次提醒道:“赵素心!大王已封你为后,还不赶紧谢恩!?”
赵素心闻言,立即瞪大眼睛望向了宗正,仿佛不敢相信宗正的话。如果说刚开始她是有些大脑短路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完全震惊了。片刻之后,她支支吾吾地对宗正惊讶道:“什···什么···封我为后!?”
宗正脱口而出道:“对啊!大王亲封,这还有假不成!?”
赵素心一听,立即扭头怔怔地望向了李怜云,眼神中满是求证的意思。
李怜云与赵素心相交十余年,赵素心的心思他自然一眼看透。他知道,赵素心在此时会有所犹豫,并不是因为她不想奉诏,而是因为她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毕竟,做了几十年的女奴,又是年近四十的“半老徐娘”,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有成为王后的一天。
想到这些,李怜云对赵素心愈发心生怜悯,于是便急忙微笑着冲赵素心点了点头。
得到李怜云肯定的回复之后,赵素心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豆大的泪珠瞬间夺眶而出,差点一个没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这一刻,压在她心中多年的苦楚终于被完全释放。
李怜云见状,心中也是欣慰不已,这么多年,只有他一个人能理解赵素心的心思,如今看到赵素心终于释然,他自然为赵素心感到高兴。
不过,赵素心身位女官总管,十分清楚朝廷的礼制,为了不在群臣面前失仪,她立即控制住了激动的情绪,紧接着便对李怜云跪地叩首道:“谢大王厚恩!”
李怜云摆手笑道:“王后不必多礼,快快请起。”随后,他又对雨燕她们抬手道:“诸位王后都起来吧。”
“谢大王!”雨燕、赵素心等人叩谢一声,才起身缓缓走到了李怜云身后。
紧接着,李怜云便抬眼看向了群臣,不出他的所料,整个册封王后的全程,这帮文武始终没有一丝反对的声音。虽然他们当中有些人对李怜云有违礼制之举感到疑惑,尤其是李虎治下的部分熟悉赵素心的老臣,对此举更是十分不解,但是李怜云这些年建立的威望实在太高,他们最终还是没人敢站出来说一个“不”字。
册封完六位王后,接着便是这次册封的重头戏——册封群臣。这无疑是群臣最为期待的时刻,虽然李怜云早已拟定好了名单,但一直都是秘而不宣,所以他们也不知道李怜云究竟会如何册封。
李怜云没有急着让宗正宣读诏书,而是饶有兴致地打量起了群臣,这一刻,他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万人之上,唯我独尊的滋味,这种将文武拿捏于指尖的满足感,是任何感觉都无法代替的。
他发现,群臣依旧是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不过,细看之下,他亦发现有一部分大臣的身躯已经开始微微颤抖,显然,即将揭晓的答案已令他们激动万分,不能自持。
李怜云就这么静静打量着,丝毫没有宣读诏书的意思,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帮大臣就显得愈发的激动。
直到李怜云完全过足了驾驭百官的瘾,他才露出一丝戏谑的微笑,对宗正招了招手。
宗正见状,急忙了打开第二份诏书。而此时,群臣的心也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紧接着,宗正便大声宣读道:“英王诏曰:本王自幼年从军,东征西讨,遇强敌无数!幸得英贤于左右,共辅本王,终成北燕大业!为表功勋,今册封白里苏为丞相,位列三公之首,另赐爵睿国公!册封凌天、秦少游、王玄、燕犇、夏千凡、奈比海、金扎七将为骠骑大将军,统领三军!另赐爵凌天征西候、秦少游镇南候、王玄定南侯、燕犇威北候、夏千凡临东候、奈比海忠义候、金扎忠勇侯!册封赵山河、阿拉巴二将为镇国大将军,另赐爵赵山河定西伯、阿拉巴熊痴伯!其余百官,各职晋一等,无以复加者,皆加俸一倍!”
这份册封名单,是李怜云经过半个多月的深思熟虑而拟定的,不仅嘉奖了有功之臣,还权衡了各方面的利益。在他看来,这是眼下最为合理的一份名单了。
果不其然,百官听完之后,没有丝毫的反对声音。他们纷纷跪地叩首,齐声山呼道:“谢大王恩典!”显然,他们大部分人都对这份名单没有异议,即便有少数略有微词者,也不敢冒着触犯众怒的风险,站出来公然反对。
听着山呼海啸般的叩谢声,李怜云心中再次升起一股巨大的满足感。紧接着,他便抬手大声道:“诸位爱卿平身!”
“谢大王!”百官叩谢一声,随即站起身来。
李怜云扫视了一遍百官,大声笑道:“本王今日能成此大业,全赖诸位爱卿的尽心辅佐,理应奖赏。!”
百官闻言,皆作揖赞道:“大王宽厚仁爱,臣等不胜钦佩之至!”
李怜云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大声说道:“不过,现在还不是我等高枕无忧之时!如今北燕初建,于内国力贫弱,于外有强秦虎视眈眈。诸位爱卿万不可掉以轻心!仍需勠力同心,群策群力,共建北燕千秋社稷!”
百官立即齐声应道:“大王教诲,微臣谨记于心!”
李怜云听罢,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接着便大手一挥,说道:“诸位爱卿!接下来,本王要与尔等商议一件大事,这是本王登基之后与尔等商议的第一件事,还望诸卿举无遗策,多多献计啊!”
百官急忙作揖回道:“臣等自当尽心竭力!还请大王示下!”
“嗯。”李怜云先是应了一声,接着便在脑中盘算起了自己的主意,思索一番之后,他拂袖对百官大声道:“诸位爱卿,如今北燕虽已立国,但塞北之地,除山戎、东胡、肃慎三地之外,皆疏于管理。为尽快增强国力,本王决心划地设郡以治塞北,并在各郡修建大小城池与道路,以改善民生,促进商贸。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百官闻言,立即小声议论了起来:“哎呀!这才刚刚立国,大王就要大兴土木,这似有不妥啊!”“是呀,如今国力贫弱,哪来的银两修建城池啊!?”“谁说不是呢?大王他也太急功近利啦!”百官虽议论声各异,但意思却都非常统一,那就是都不赞同李怜云的想法。
李怜云见状,淡定地对百官挥手道:“诸卿不必议论,有话不妨直言!”此刻他也不着急,因为他早就料到百官会有这样的反应。
少府听罢,上前作揖问道:“敢问大王,如何划地设郡?可曾有妥善计划?”
李怜云思索片刻后,回道:“在原山戎、东胡、肃慎三地各置一郡,曰燕山郡、东海郡、勃海郡,共三郡十二县。月氏之地置一郡,曰敦煌郡,下辖五县。极北之地在极北八国的基础上各置八郡,曰森源郡、刚杨郡、北原郡、极北郡、海源郡、北海郡、扶摇郡、极东郡。石河以东沿岸自北向南置三郡,曰西煌郡、石河郡、怀远郡。此十一郡,皆新建一座城池以为郡治,治下不再修建其他城池,百姓皆以木寨,部族分治。另外,在匈奴之地置五郡,曰漠北郡、漠南郡、漠东郡、漠西郡、九原郡。其中,漠北、漠南以原匈奴之龙城、头曼城为郡治,其余三郡,亦建一城为郡治,治下不再修城,百姓以部族分治。待国库充盈之时,再行建城。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这个划地设郡的计划是李怜云仔细权衡一个多月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他早已是烂熟于心,于是便一口气全说了出来,整个过程十分流畅,没有一丝停顿。直听得少府愣在原地,震惊不已。
不知过了多久,少府才回过神来,他急忙作揖回道:“大王!这个计划虑周藻密,算无遗策,微臣不胜钦佩之至!只是,微臣以为,在山戎、东胡、肃慎、月氏故地,设四郡十三县即可。至于极北、石河、匈奴之地,则大可不必啊!”
“哦?”李怜云疑惑了一声,问道:“为何?”
少府思索片刻后,作揖道:“大王,此三地本处边陲,久不经营,实乃蛮荒之地。即便划郡而治,恐也难收成效!故而,微臣恳请大王收回成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