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节(1 / 2)

加入书签

他抱着双膝,小脸有些无精打采。

“舅父心肠太软了,这样不好。”

“就算朕当了皇帝,也不可能让天下每一个人都不饿肚子。舅父怎么会做得到?”

“舅父就不能过得自私一些,多想想权势财富这些令人高兴的东西吗?”

“而且赵国迟早会被朕灭掉,舅父对赵国平民感情这么深厚,到时会不会与朕敌对?”

嬴小政自言自语,语气有些委屈。

舅父对自己好、对舅母好就够了,怎么连不相干的人都要放在心上?还要为那些人哭泣?

舅父这样,会不会伤心病倒?

嬴小政戳了戳自己的虚影:“你不是功过三皇,德高五帝吗?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保护好舅父?”

虚影根本不会说话,只是一个数据库。

嬴小政气鼓鼓地又戳了戳自己的虚影,并骂了一句“真没用”,然后下线睡觉。

什么皇帝的智慧啊,还不如我等会儿给舅父一个抱抱呢。

离开梦境房间后十分“聪慧睿智”的嬴小政,果真给了朱襄一个爱的抱抱蹭蹭。哭过一场后已经调整好心情的朱襄果然很高兴,笑着与嬴小政玩了半天的举高高。

现实很无奈。朱襄知道自己不是什么神灵圣人,救不了所有人,仍旧像以前一样做力所能及的事。

他优先帮助自己的邻里乡亲,然后是邯郸周围有地、有劳动力的农户,再之后是普通的赵国平民。至于流民,他假装没看见这些人的存在。

人的精力有限,人的感情也有亲疏远近。理想是一回事,但朱襄是个能看清现实的人,他不会因为理想而影响手边该做的、能做的事。

朱襄的情绪和努力,在七国中,甚至在赵国中都是微小的涟漪,无关大局,也不会影响国事。

唯一的变局,大约就只是廉颇在长平尝试种土豆,以替代部分军粮了。

廉颇所做的事传到了秦军那里。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就将秦国上下变成了一个耕战机器。在秦国,平民只能选择种田或者打仗,如果擅自做别的事,比如经商,都会被罚。

秦国如此重视耕战,秦将王龁一听到赵将在营地里种植没听说过的粮食作物,立刻警觉起来。

哪怕王龁现在还在攻打上党,离长平还很远。他也派斥候去打探消息。

斥候付出了一半的人,成功挖来几株土豆。

王龁和一群将领围在土豆旁抓耳挠腮。

“这个怎么吃?”

“据说是吃根。”

“我看这个有些像芋头!”一个来自巴蜀的将领道,“它是不是种在水边?”

斥候道:“种在旱地。”

来自巴蜀的将领道:“能种在旱地的芋头?这是好东西啊,虽然不能替代粮食,但饥荒的时候能果腹!”

王龁皱眉:“赵人在营地种植土豆,恐怕这个土豆不仅能果腹,还有能不经过精耕细作也可以结果的本事。”

一个副将道:“赵人补给本就比我们更容易。廉颇擅长守城,再加上土豆,粮草更不缺,恐怕会成为大患。”

王龁何尝不知?他就是敏锐地察觉了这一点,才会派斥候去偷土豆。

秦国攻打韩国上党,已经打了两年多,消耗极大。赵人突然横插一脚,在军势上就是以逸待劳。如果赵人要靠着充足的粮草和坚固的城墙且战且退,死死拖住秦国的兵锋,以秦国目前的补给情况,恐怕会被拖得不败而败,无奈退兵。

廉颇在军营中悠悠哉哉地种起了土豆,这很明显不是要出兵和秦国决战的架势,而是要和秦国打持久战,拼补给了。王龁想想就觉得头大如斗。

“写信回咸阳,请君上定夺。”王龁最终选择放弃思考。

他只会打仗,打仗背后那些复杂的事,还是交给朝中其他人吧。

最好把他家主将,武安君白起将军派来继续给他当主将。他多想什么都不思考,武安君说怎么做,他闭眼照做就成。

王龁的信快马加鞭送回咸阳后,秦王立刻召集范雎和白起前来商议。

范雎听到土豆的事后,沉思了一会儿,道:“这土豆有些耳熟,似乎和公子子楚在赵国的好友有关系。”

虽然子楚请求范雎帮忙,但对于范雎而言,秦王是他的伯乐和恩人,他优先考虑如何为秦王尽忠,所以立刻就把子楚“卖”了。

秦王让人叫来子楚,询问土豆的事。

子楚心里有些生气。

他特意对范雎说朱襄对自己的重要性,希望范雎能想出办法保护朱襄。范雎却在丝毫没有与自己通气的情况下,直接把朱襄的事告诉了祖父。

子楚并不是认为范雎应该瞒着祖父,而是先缓一天,与自己通通气再说,也不会影响大局。

显然,范雎被自己祖父宠得目空一切,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子楚心里生气,但他知道自己在祖父心中的地位远不如范雎。长久的质子生涯让他的演技十分好,心里再生气,外人也看不出他半点真实感情。

子楚恭恭敬敬道:“君上,朱襄擅长种地,能让平民田地增产两至三倍。他为了救荒,多次入山寻找能食用的植物。土豆出自他之手,极有可能。”

秦王疑惑:“如此能人,怎未听你提起过?”

子楚实话实说道:“朱襄年少时被蔺相如所救,他知恩图报,蔺相如还在赵国,他就不会离开赵国。他不能为秦国所用,孙儿又不忍心他被人所害,所以就故意隐瞒他的存在。赵王昏庸,蔺相如多次举荐朱襄,赵王都因朱襄只是一介平民轻视朱襄。蔺相如已经老病,孙儿想过不了几年,他就能离开赵国了。”

子楚犹豫了一下,补充道:“孙儿的长子目前就在朱襄家中,被朱襄收养。不过朱襄并不知晓孙儿的身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