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一章 二燕释梦法旨传(1 / 2)

加入书签

溧水道人高声呼唤同门,可是山中并无人响应。

急切之间,他跃起身形,一记术法即刻离身而出,奔龙而去。

术法之威太过孱弱,打在巨大的龙身之上,就犹如茶水浸身,飞蝇撞山一般。

黑色巨龙对此视而不见,它的身形不断下落,直逼太平山。

溧水道人一面继续呼唤同门来援,一面术法不停,全力攻击着黑龙。

黑龙临山,身形一团,围成一个圆圈,就此盘卧在了山中。

整座山脉也随着龙身盘卧,而抖动了三下。

溧水道人尽展所学,拼死搏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是未能伤得巨龙分毫。

面对这只在身边“嗡嗡”作响的“飞蚊”,黑色巨龙好似被激怒;又好似厌烦了一般。

它昂起龙头仰天巨吟,龙威盛大,溧水无力抗衡,瞬间就被击飞万里开外。

就在溧水道人去势不减之时,他“跳”出了恶梦,回到了现实之中。

回归现实,身处静室,现在想来,那场景如此真实,还历历在目,让人后怕不已。

溧水道人一边用袖袍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凝神细索,“黑龙临山,下潜盘卧,仰天巨吟,让人无力。此梦何意?”

溧水毕竟是元婴大修,他心态极稳,很快地就恢复了平静。

他冷静思忖,忽然一卦入心,“龙为天,天为乾,山为艮。巨龙临山,乾上艮下,是为遁卦。

卦曰:退守保身,轻举招灾,君子退避,待机再举。此乃阳道将衰,恶事将起之兆呀!”

“祸事了!祸事了!要出大事了!”溧水解得此卦,心中大惊,他立即掏出数枚宗门信符,准备即刻打出,召集同门前来商议。

手刚举到一半,忽而又收了回来,他心道:“如此捕风捉影,实为不妥;

事还未出,却弄得满门人心惶惶,实为不智;

两‘燕’同来,‘非也来,非也去’,吵得我头痛脑昏,无法再作决意,此实为不当。不如……”

溧水一番计较,打定主意之后,他站起身来,出得屋外,飘身而去……

…………

太平山中,一处幽静的洞府之中,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一位白发老道士正手握书简,细细品读,在他身旁不远处的地面上,放置着一个稍大的香炉。

此时香炉之中正烧着“怪”香,此香无烟、无味、无色,就好像这山中看不见、闻不到的灵气一般。

这时,微风临身,白发老道士即刻有感,他站起身,对着屋外稽首道:“掌门安好,老道有礼了。”

溧水道人神情平静地站在门外,他微微一笑,走进了屋中。

溧水对着白发老道回了一礼,“师兄,我过来看看你。”

白发老道正是和燕道人,他闻听此言,笑眯眯地伸手作请,让溧水上座。

溧水摆了摆手,就在侧方边椅上坐了下来。

和燕陪坐一旁,他率先开口道:“掌门无需如此,有何要事尽管吩咐。”

溧水笑了笑,回道:“没事,没事。就是多日未见师兄,过来走动一下。”

“哈哈哈哈……”和燕听罢,大笑了起来。

少顷,他道:“掌门您上次亲临此地,还记得是何时了吗?”

溧水见来意被识破,随即无奈一笑。

他叹道:“唉!偶得一卦,心中甚为惊讶,不敢擅作主张,特来向师兄请教,为我解答。”

“哦?”和燕问道:“何卦?”

溧水回道:“遁卦。”

和燕轻抚白须看向他处,又问道:“卦从何来?”

溧水闻言,遂将梦中之事,详详细细地对和燕叙述了一遍。

和燕听罢,大笑道:“哈哈哈哈……非也,非也!掌门解错卦了。”

溧水凑近道:“愿闻其详。”

和燕看向溧水,“依师兄梦中所见,黑龙最终是卧于山中的。”

溧水点头应道:“正是。”

和燕点点头,“那就应该是艮上乾下——大畜卦。

大畜者,天在山中。以小阻大,以阴畜阳,为止为养,笃实刚健,乃大吉之兆也。”

溧水还待再问,和燕看出了他的心思,又再次开口道:“老道我并不精于此道,只能解卦如此,浅问吉凶了。

至于筮卦落于细微之处,我可详解不得,还请掌门莫怪。”

“…………”

溧水道人出了和燕洞府,心中仍感不安。

他心中的忧虑,就如一颗甘蓝一般,也只是被和燕剥去了数层而已。

此刻,“甘蓝”犹大,其芯未见。

溧水收了收思绪,他按着之前的定计,身形再展,向着山中某处而去。

太平山一处山巅之上,一座高耸挺拔,古韵十足的阁楼,矗立其间。

此时阁楼之中,满头银发的幕燕道人正站在窗口,他手泛光华,幻化成花,逗着百鸟,鸣鸣喳喳。

溧水离了和燕洞府,又来到了幕燕私阁。

此刻,他站在阁内,朝着幕燕的背影,稽首道:“师兄。”

幕燕手中光华一敛,转身看向溧水道:“哦,是掌门来了。”

说着他伸手作请,“快快请坐。”

两人相对而坐,刚刚坐定,没来由得,幕燕的鼻子轻嗅了两下。

一闻之下,幕燕登时心中了然,他眼神一眯,语气略有不敬,道:“掌门来此,有何指教。”

溧水一改在和燕之处的遮遮掩掩,他大大方方、开门见山,道:“师弟我偶得一梦,还请师兄为我由梦解卦。”

幕燕轻捋银髯,笑道:“我不会解卦,只会释梦。”

溧水陪笑道:“解梦也可。”

幕燕轻轻点头,问道:“是何幻梦?”

于是溧水又将梦中之事,详详细细也对幕燕说了一遍。

幕燕微眯双眼,一面听,一面轻捋银髯,颇有一股仙风道骨的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