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9章 要求高(1 / 2)

加入书签

等人都来齐了,沈洵匆匆赶来。如今沈洵早就替代了沈吉富成了家里的掌舵人。

“大家伙听我说几句,这次整这荒地,还有搭大棚,包括后面收竹帘,由牛叔牛婶,布中鱼还有狗子负责。大家干的好不好,我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包括发大家的工钱我都会征求他们的意见。”沈洵站在田埂上说。

“怎么还有赖狗子啊,凭啥让赖狗子管我们,一个偷鸡摸狗的神棍。”人群里不服的有很多。

沈洵看看赖狗子,赖狗子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低着头。其实他自己也没想到沈杏会让他管短工们,都是老乡,他以前啥德性,村里人都清楚。大家不服气他管,其实他自己也没啥想法。

更何况一个半月前,他奶奶没熬过去,已经去了。他现在还戴着孝呢。

“大家听我说,狗子之前是不咋地,可至从帮我们沈家看瓜地,很认真很负责,跟牛叔牛婶处的也挺好,再者,他有经验。去年搭大棚十多亩他都参与了,知道咋干。”

“今年瓜地的瓜长得好没出问题,他出了不少力,我们沈家相信他能干好,也会一如既往的用他。另外有一点就是这次大棚搭建结束了,我们会从你们里面挑几个做的好的留下来看管瓜地。所以,该咋办你们自己掂量掂量。”

“当然不愿意被狗子管的现在就可以离开,我们家不强求。没啥事的话就干活。”

沈洵说完就招呼布中鱼和牛叔把人分成两波,一波人去林子里砍树,大多数人留下来整荒地。大家干起来了,也没人真傻到因为赖狗子走。

沈洵看看天色不早,他还得去镇上跟张小山汇合,县城余家来人了,要跟他们家谈甜瓜合作的事。

本来跟余家谈合作,沈家占优势,沈杏也没放在心上。能成就成,不能成还有郭家。

结果天擦黑了,沈洵耷拉着脑袋回来了,张小山跟在后面。递给沈杏一个油纸包,沈杏不明所以打开一看,是镇上糕点铺子新出的芝麻糕,闻着怪香的。“给我这个干嘛?”

“给你带的,尝尝好不好吃,好吃我下次再买。”张小山也不顾忌一旁坐着的沈吉富和季氏。

沈吉富咳嗽了一声,“事儿谈妥了?”

“爹,你看我这样像谈妥了的样子么?”沈洵真是憋了一肚子的气,“这余家比胡家还难缠。”

“怎么了?”沈杏拿了一块芝麻糕给季氏,又分给王月和沈荷一块,最后自己尝了一口,确实很香甜。

“小山,你说吧。”沈洵伸手想去拿芝麻糕,被王月拉了把袖子,王月把手里的分了一半给沈洵。沈杏看着直发笑,看她哥多老实啊,媳妇不让拿就不拿了。

“也不能说余家难缠,生意人做买卖都这样。余家对咱们种出的甜瓜很感兴趣,每年他们都买了不少自家来吃。”

“他们发现瓜形圆润,瓜皮金黄,个头在两斤半左右的瓜口感最好,所以跟咱们合作,他提出只要能满足这些要求,价钱好商量,他们余家来年订一万个甜瓜。”

“另外若是运到县城瓜皮完好,基本没有‘破相’,他们还会额外补贴我们一半的车马费,至于其他条件跟郭家一样,只要运到县城就收下,付现银。”张小山详细说着余家的要求。

“这还不难缠啊,那瓜也不是我们想让它长啥样就长啥样的,再说每个都要差不多两斤半,还要一万个。”

“哪有那么多差不多大的,还要求瓜皮不划伤,他们自个家用马车运运,那马是活的,能不动来动去,能不划伤一点么!”沈洵觉得余家要求太离谱了。

沈洵说的话其他人也是认同的,沈吉富点点头,“这要求太过了,咱们家就卖给苏城那家算了。”

沈杏听了听这些要求,对于现代人的她倒是不陌生,人家要的是精品中的精品。现代高端水果只要品质好,卖的贵照样有人买。

她在心里盘算着,余家这甜瓜看来应该不是卖给普通富户。若是没想错,可能得是王公贵族。这些人,在意的是东西的品质,对价钱可真不放在心上。

“那如果我们满足余家提出的要求,但是咱们要价一百文一个,大哥你觉得他们会接受吗?”沈杏试探着问,毕竟她没跟余家人有过接触。

“啥?”沈洵侧底傻了。一个胡搅蛮缠,一个居然喊出一百文一个的瓜,那是金瓜吗?离谱,太离谱了。

“这个得问了他们家才清楚,来谈的人说是他们家的大管家,不过我看那派头倒是更像是位爷。看着不大年轻了,可身上那气势,还是让人忽视不得。”

张小山回忆着这个余家人,“不过,你真要接余家这买卖?”

“一百文一个,一万个就是一千两,在县城咱们就把银子挣了,剩余的瓜卖给郭家,两家不耽误。”

“只不过大哥刚才说的也不无道理,他家的要求确实是高,但是对我们是好事。”

“余家确实是认真品尝和研究过我们家的甜瓜,这几年我也做了详细记录和各个时期甜瓜的品尝。确实如余家所说,两斤半左右的瓜口感是最好的,这个买卖我想接。”

沈杏心里盘算着,这个买卖该怎么谈,谈下来后,一亩地至少三分之一得是精品,否则这银子就是想赚也赚不成。

张小山往前一步靠近沈杏,“你确定想接?余家这买卖不太好做啊!”

沈杏点点头,张小山深吸一口气,“那成,我们也没给余家那人准话。那人就住在镇上的玲珑客栈,说后天才离开,我们明天再去一趟镇上。”

“等等,杏儿,你刚说一万个甜瓜多少银子?一千两,这个买卖咱家能挣一千两?”沈洵突然反应过来,蹭的一下站起来吓了王月一跳。

季氏和沈吉富也面面相觑,这几年家里有了些银子,可一笔买卖挣一千两是从来没有过。一千两啊,想想心里就热乎起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