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章 以夷制夷(1 / 2)

加入书签

对于哈里这个洋人的来访,齐誉并没有太在意。

至于他口中所说的什么论道,基本可以理解为是无稽之谈。

和他之间能论什么道?

不就是表达一下各自的猜想和幻想吗?

不过经此一事,齐誉也意识到了一个好的现象。

那就是,自己的那本《剑去》已经开始有人关注了,有人关注就代表着会有销路,也就可以赚到钱。

唯一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被熊大给扒去了马甲!

不过还好,幸亏自己发现的早,还能找他‘交涉交涉’,以防其再次泄密。

在目前的京城来说,洋人虽然并不罕见,但这类人来到自己的家里面,家人们还是保持着警惕的。

为什么呢?

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绝难改变。

那,这个偏激的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齐誉认同是对的。

你想,如果西洋人都与我华夏同心同德的话,还会有后世的屈辱史吗?

因此,无论和什么样的洋人打交道,都要做到表面上以礼相交,心里面却要时时保持警惕。

除了齐誉之外,家人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柳荃觉得,和洋人认识一下倒也不妨,最起码可以开拓自己的见识。

嗯,也有道理。

取他之长,补我之短,这对于自己了解这个世界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而周氏则认为,这些洋人全都面相丑陋,一看就不是善良之辈,所以,应该敬而远之。

对于老娘的以貌取人,齐誉只是嘴上连连称是,却没往心里去。

两个孩子却是倍感新鲜,叽叽喳喳地议论个不听,二人一问一答。

“姐姐,那个鬼的眼睛为什么是蓝色的?”

“不知道。”

“姐姐,那鬼的头发为什么是黄色的?”

“我也不知道。”

……

在之后的几天里,齐誉都按时上衙,按时下衙,老老实实地做起了上班一族。

白天时也没有再睡觉。

因为,上面下了大命令。

寺卿大人发话了,要求行太仆寺内的所有官吏和衙役都要管好自己,时时保持警惕,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精神风貌展示出来。

快到年底了,哪个官员不想在吏考方面拿个高评呢?

迫于压力,齐誉只得把写的事暂搁到一边。

由于兵部采取的是突击检查,所以并没有固定所谓的时间,这就要求,大家不能有丝毫松懈。

谁知,写一连过去了一旬时间,尚书大人都没有亲至到行太仆寺。

轮到休沐日了。

这天,齐誉专程拜访了那位传教士哈里。

即:和他论道。

本来,齐誉是不想去的,但后来想想,若是不去的话,就会显得我华夏人言而无信,所以,必须得去。

于是,二人就在一个单间之内展开了论道。

开场之前,哈里耍了个小心眼,他想考考齐誉的见识如何。

若论见识,他还是非常自负的。

为什么呢?

他不远万里,来到这华夏之地传教,在这番途中,他可是亲眼见过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政治,这些经历,都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

也因此,他自负见多识广,别的不敢说,单就华夏之地而言,最起码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