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战军队(1 / 2)

加入书签

在家中突然受到任命的陈奇谕深感压力之大,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好在陛下给了他足够的支持,不然他可不敢接受这份诏命。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朱由校深知这个道理。

在明末这个大环境中,无粮无钱真的是寸步难行。

朱由校这次很大方,直接从内帑当中拨发了五十万两银、十万石粮,又从国库当中抽了五万石粮,全部用作陈奇谕的抚民经费。

临近八月的京师,天气已经非常炎热了,朱由校骑着马一路狂奔至军营时已经汗流浃背。

如此酷暑的天气,大白天出门根本熬不住,更不用说在军营每日操练的军士了。

现在他能理解为什么会有秋后发兵的说法了,这种天气就不适合打仗,千里迢迢的进行远征,恐怕还没到目的地和敌军交战,己方就已经不战而溃了。

为了保证军士门的健康和状态,朱由校到军营的第一道军令就是停止操练,然后将每日的操练时间改了。

然后他从四大营当中精心挑选了两千军士,组成了一个多兵种的部队。

因为伙食改善的原因,现在军中患有夜盲症的已经很少了,虽然不至于达到朱由校的视力水平,但相比以前好多了,至少晚上不是两眼一摸黑了。

这对于一支军队的改变和作用是非常大的,军队最可怕的不是打败仗,也不是没有战斗力,而是军士们夜晚那颗躁动的心。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黑夜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这也是实行宵禁的原因之一,除了偷鸡摸狗以外,就怕有人借机生乱造事。

军队则更为严重,只要黑夜降临了,连营帐都不准出,晚上敢在军营里面随意溜达的,很大可能会被当场射杀。

尤其是在战争中,这种恐惧的心理会被无限的放大,当到达一个临界点时,军队就会炸营,爆发营啸。

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军士大多患有夜盲症,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如被点燃了引线的火药桶一般,迅速爆炸传播。

因为营啸而崩溃的军队实在太多了,每一个朝代都在发生,就好像无解一样,伴随至今。

两军交战,夜袭也是致胜的方法之一,比起计谋和正面硬碰硬,夜袭的打击是最大的,但它的风险自然也不低。

古代军队作战,夜袭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迅速击溃敌军,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曹操正是因为夜袭乌巢而奠定了胜利的基石。

袁绍的军队的溃败,并不是完全因为粮草被烧毁而导致的,实际上当时的袁绍,还是有希望可以翻盘的,只是他因为惊慌而做出了极为错误的判断和定夺。

他组建这支混编军队的原因,就是为了准备夜战。

西南地区多山多林,尤其是四川,山地实在是太大了,而永宁就是如此地形。

羽林军多为北方平原之人,对山地丛林本就不熟悉,和当地的土著作战,是极为劣势的。

而且九十月的西南,正是最为闷热的时候,军队长途跋涉去作战,战斗力会有很明显的下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