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行星探索(1 / 2)
“报告总指挥,我舰队已经抵达砾星轨道。”
浩瀚且空旷的砾星太空轨道上,一支清河帝国太空舰队经历了十多天的航程,抵达了苍古星系的第五颗行星。
整支舰队以十艘各式战舰组成的一个舰队。
其中包括一艘最新一代主力舰,两艘护卫舰,两艘盾舰,一艘补给舰,一艘空天母舰以及三艘运输舰。
这一支舰队是清河帝国最新组建的一支舰队,主要任务就是往返于苍古星和砾星,开发砾星,建立基地,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三艘运输舰之中,一艘满载各种人造卫星。当确定了抵达砾星轨道,总指挥下达命令。
“各舰按照预定计划进行。”
命令下达,第一时间,旗舰一艘护卫舰和一艘盾舰留守轨道作为防御任务,那一艘满载人造卫星的运输舰在进入一个轨道,打开舱门,一枚接一枚人造卫星被推出舱门。
这一艘运输舰就如同下蛋一般,片刻的时间,超过两百枚人造卫星被推入轨道之中。
接下来,这些人造卫星就会依托自身携带的推进器进新房细致调整,抵达预定位置,然后开始工作。
在这个轨道上投放完毕人造卫星,这一艘运输舰抵达了第二处轨道位置,同样打开舱门,短时间又是上百枚各式人造卫星被投放。
随后进入第三处,第四处,第五处轨道,把自身携带的五百多枚各式人造卫星全部投放完毕后,这一艘运输舰才从太空轨道上降落,向着地面上已经开始搭建的基地位置降落。
除去这一艘运输舰,其余两艘运输舰随着一艘盾舰和一艘护卫舰,还有补给舰,空天母舰一起降落砾星表面。
至于旗舰,这一艘旗舰除去大量的武器之外,还有一个信息中枢设备,作为整支舰队的通讯中枢。
而在这里,战斗暂时没有发现,但作为必要的通讯中枢,这一艘主力旗舰作为砾星空间站使用。
作为刚才投放点五百多枚人造卫星和地面基地,以及后方苍古星通讯中枢。
“很好。”
当五百多枚人造卫星全部进入轨道,随着各自推进器调整,很快,在旗舰的通讯站就传来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人造卫星抵达轨道,开始正常工作,各种数据开始传输到通讯站内。
在通讯站,清河帝国特地派遣了一支科研队,作为收集各种科研数据,临时汇总,研究。
于此同时,在砾星表面,降临到六艘战舰也落在了预定位置。
根据前期对于砾星表面派出的侦查卫星和望远镜观察,清河帝国选定的一处降落地点是一处高原。
这一处高原,地势较高,且地形平坦开阔。作为一处临时基地正合适。
舰队降落,天空中,来自于旗舰的通讯已经在传输各种数据,支援地面部队。
首先,舰队科研人员收集砾星地面大气数据,重力数据,环境数据。当确定无危险,并且设计好针对性的建设规划后,每一艘战舰都打开出舱舱门。
首先,空天母舰上,一架接一架太空战机飞出,开始对于降落地区四周进行空中侦查,防止意外发生。
很快,四十八艘各式太空战机组成编队向四周飞去。一艘护卫内,一支陆战师走出舰队。
这一支陆战师,全部是密闭式战车组成的装甲部队,战车内部也有着身穿战斗服,带着氧气面罩的士兵。
而伴随着战车的是步兵部队,这些步兵,每一个都身穿全封闭动力机甲,手握电磁步枪,这样的一个战士,都比拟一个白银级巅峰水平的战力。
一支陆战师迅速向四周扩张,建立一个接一个防御攻势,保护接下来将要修建的基地。
作为一座需要支持两支舰队,数万人在这砾星表面生存的大型基地。早在数十年前,清河帝国科学院就开始进行设计。
并且伴随着清河帝国一次接一次的技术突破,对于基地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直至这一次登陆计划施行,图纸才送到了清河帝国内部个工厂开始生产。
那两艘运输舰内部就是第一批建材,以及各种建设机器。包括各种工程车辆,能够在异星活动的工程机甲,各种特殊工具。
而工程技术人员则是乘坐盾舰抵达砾星,毕竟清河帝国并没有在砾星发现敌人,因此,本身这一支舰队所装载的武器并不多。
整支舰队本身只有两个陆战师,并且一个留守砾星,一个分散在其他的战舰作为武装力量。
而其他的仓库,也都腾出部分用于携带食物,水资源,以及一些生活物资。
各种工程车迅速展开,大片的平原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打好地基,随后,一座座密封压缩的建筑被拖在打好地基的位置。
随着计算机控制,这些建筑扩张,迅速形成了一栋接一栋密闭的建筑。
比如说,食堂,厕所,空气循环装置,水资源循环装置,废弃物处理站,密闭种植大棚,仓库,居住区,医院,车库,停机坪配套塔台等等。
这些建筑各自独立,全都是密闭,哪怕是入口,也是双层大门,保证房间内的空气不会外流。
而一栋房间和房间之间,是简易的密闭走廊。这种走廊是清河帝国科学院研制的一种特殊建筑装置。
整个走廊包括密闭地面,一种只有一寸厚,外形类似于地毯,可以卷起来的特殊材料。
而在这个地面材料上,是一个类似于大棚一样的东西,由一根接一根的金属支柱支撑,在金属指支架外,是三层半透明的类似于薄膜的材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