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6章 一波三折(1 / 2)

加入书签

“是啊,整整十九年了!你我也即将行将就木了。”狐偃意味深长地回了一句。

听到这话,重耳却并不认同,他反驳道:“行将就木?不会吧?只要回到晋国,我还准备大干一场呢!”

这时,狐偃突然从怀中取出了一块玉璧,然后小心地交到了重耳手上。他平静地说道:“公子啊,我跟着您周游列国,巡行天下,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事我心里清楚得很,更何况您呢?如果您不忍心看到我被处死,那么就请让我自行离开吧!”

重耳一听,脸色顿时变得十分严肃。他立刻站起身来,郑重地说道:“如果我不与舅父同心的话,请河神为证——”说着,他毫不犹豫地抬手将那块玉璧投入黄河之中。那玉璧在黄河水面上打了个转儿,很快便消失不见了。

这一举动表明了重耳对狐偃的信任和承诺,同时也是他向狐偃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狐偃见此情形,不禁感动落泪。而其他随行人员也深受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追随重耳,共同成就一番事业。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于“同甘共苦”这个词的理解往往非常理想主义,他们觉得这似乎是一种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事情。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中国悠久的历史,就会发现有很多人可以一起吃苦,但却无法共同享受幸福的例子。或许狐偃正是因为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现象,所以才导演了刚才那一幕。

在这件事之后,大家对重耳的品德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他产生了更深的敬佩之情。

三天后,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秦穆公下达了过河的命令。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军队就成功地渡过了黄河,并在原地完成了集结。

重耳的大军渡过了黄河,即将攻打绛城的消息 不胫而走。接着,又传来了重耳让晋城令狐、臼衰、桑泉的地方守官投降的消息——主动献城者,免死,并且官位不动。一时之间,晋国人心恐惧,晋怀公得到消息之后连夜逃亡到了高梁。留守的大臣们以郤芮、吕省马首是瞻。于是,两人便率领着晋军做起了殊死抵抗。第二天,他们便进驻庐柳,与秦军形成了对峙之势。

此时,重耳派遣狐偃前往郤芮的营地,转达自己的想法:“你们曾经侍奉过我的父亲,现在又侍奉我的侄子,这都是你们的职责所在。我并不想伤害你们,只希望你们能够离开。如果你们愿意离开,那么我将不会追究你们过去的过错;但如果你们选择继续反抗,那就是你们自寻死路。”

狐偃传达完信息后,立即返回了营地。郤芮听后,陷入了沉思,没有立刻做出回应。然而,就在当天晚上,郤芮却突然带着军队撤离了庐柳。原来,他担心重耳会报复他们,于是决定撤退。

重耳得知郤芮率军离开的消息后,并没有追击,而是带领着自己的军队进入了曲沃。曲沃是晋文公的发源地,也是晋国的重要城市之一。重耳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向祖先表示敬意。然后,他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绛城。绛城的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打开城门投降。重耳顺利地进入了绛城,成为了晋国的新君主,后世称之为晋文公。

两天后,晋怀公被晋文公派出的人刺死在了高梁。秦穆公见大势已定,便率领着秦军撤走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晋文公差点儿因为大意丢了性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