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我主江山61(2 / 2)
他们足够中立,所以可充做缓兵之计。
大军在除州停留了七日,平了当地的流寇。
此间,云晏时提出先疏通后治理的治水政策。
趁着东南一带气候相对温暖,先从禾州线开始着手治水。
霞州一带已经天寒地冻,需待来年春天再行动工。
可仅仅是禾州线的水域工程,也需要不少的钱财,朝廷刚刚筹办过千秋令,国库吃紧。
便由户部提出,可以充没原徐州兵马司的全数家产,用以疏通禾州与除州两地的河道,和修筑河堤。
镇南军在除州分拨出一路兵马,跟随小杨将军一同疏通河道。
还雇佣了禾州、除州一带二十万人一同施工。
等镇南大军抵达禾州时,禾州与除州的河道也清理出一条可容小型商队船只运输的路线来。
如此,便保障了大军后续的粮草供应。
京都自镇南军出征后,便再没有下过雪,还有五天就要到大雪了,可京都却仿佛回到了初秋一般,若穿上过冬的斗篷,竟还有些炎热。
温容坐在顾潮生搭的亭子里,翻看奏折。
经此一遭,惠王的气焰消了大半,能递到她手里的军机折子是越来越多。
只是她没有玉玺,就算批阅了折子,最后要行令下去,还得请太后再阅一遍,盖上玉玺。
昨日她送去兴庆宫的诏书就被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
她想试推行“荣官赋税”制度。
国库需要税收填充,可百姓本就生存困难,若再加税,根本吃不消。
所以,温容设立了一套“荣誉官职”。
各地的乡绅富豪可以通过向朝廷缴纳高额税款来获封荣誉官职。
没有实际的权利,但有了官名在身,族中上下皆可免除贱籍,如此便有了参与科考的资格,可以考取正当的功名。
若是不想走科考仕途,家中也没有贱籍,那便是官名傍身,年满六十后,由朝廷拨银赡养,上了公堂也不用跪拜,与秀才无异。
这套制度中,为了划分“荣誉官职”需要将如今的各个官职进行整编,各司各部应履行何职要更加清晰明了的登录下来。
若有悖行权力的,则需重新调整其位置,避免勾连。
在丰年镇上也有不成文的捐官一说。
那是先帝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默许的加收税费的政策。
可这些人没有法则规矩治理,不在吏部名册,所以在当地官官相护,官商勾结,无法无天。
若推行“荣官赋税”,捐的官便统由吏部与户部管理。
日后还需要用到钱的地方很多,光是修河道那就是源源不断的银子要往里投。
这本事两全其美的好事,可太后无论如何也不肯点头。
只因一旦实施“荣官赋税”,户部与吏部则需要交还到温容手中。
此外,官职的划分看似是理清了朝政上的混杂,实则也是在将君主皇权集中。
从前因各部各局都有所勾连,各官职具体管辖也混淆一团,时常都有一人势大,模糊责任的情况发生。
温容让他们做划分,便是要将权利量少多职的分发下去。
把二十只鸡,放进二十个鸡笼里了,每只鸡下了多少蛋,都能一目了然。
若是有种鸡搭配,也能清楚的知道,哪些笼子里需要配种,配了多少,如何配的。
“荣官赋税”对于日后的治理一定是有益处的,可对本就是浑水摸鱼的太后来说,便是大大的威胁。
她自然不会同意。
“若是陛下再换个名头呢?偷梁换柱一些?骗骗太后?”
碧桃一面听她抱怨,一面替她研墨。
偶尔还会搭上一两句话,给她一些回应和思考。
“朕就是想到了要隐晦一点,所以才把大换血放在赋税的里头,可是太后又不是傻子,那左丞相也不是白当了这么多年辅政大臣的,他们两个老人精儿还能看不出朕想干什么吗?”
“奴婢对这些也不懂……”碧桃眸子亮了亮,“不若把云大人召进宫来,同他商讨商讨?他也好些日子没来向陛下汇报治水的安排了。”
温容抿了抿唇,犹豫不决。
关于云晏时,她心里还有些别扭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