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6章 乌林的过往(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手中掌控着漫天的财富,海量的官吏,甚至还有天下为数不少百姓的支持。而经过乱世的人才凋零后,在大玄和平的大环境下,有着厚重底蕴的大玄世家,人才也迎来了井喷期。

郑怀仁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懂兵法,有谋略,上马能杀敌,下马能写诗,堪称文武全才,有着这些人才,世家也就有了同朝廷,同皇上对抗的底气。

在这种情势下,双方的矛盾自然也就愈演愈烈。

因此相比对这些内情一无所知的巡防官,对朝廷局势洞若观火的周明诚,反而更相信郑怀仁会反叛。

他找出了之前与郑怀仁来往的书信函件,比较笔迹,确定了密信确实是郑怀仁亲笔所书。

面对这种情况,周明诚做出了他当时认为最妥当的处置,一方面他火速发动手中所有细作,全力打探占南国及周边各国的边境军事调动情况,另一方面派人立即将手中掌握的所有情况通报给了镇南、安南二军都督及在州府的龙牙卫百户所。

在收到了周明诚的传书后,镇南、安南二军都督星夜兼程地赶到了他的营中,而这时,龙牙卫也通过他们的情报网,确定了送信人的身份,的确是受占南国派遣,潜入大玄境内的一名暗探。

送信人身份被坐实,让周明诚更加笃定郑怀仁的反叛属实,三位都督昼夜商议应对的计划。

镇南、安南二军都督一致认为,应当将情况上奏朝廷,等朝廷决断。

周明诚却不赞同,他认为南境离玄都实在太远,等到朝廷回复,反早就造完了。他认为应该当机立断,出其不意,首先利用兵力优势清剿境内的叛军,而后在边关设伏,重创来袭的敌军。

他这个疯狂的计划将其他两位都督惊得是目瞪口呆,要知道周明诚手中实证几乎没有,仅仅是靠一封密信和其他零星线索拼凑起来的的推论,他就要歼灭朝廷一支三万多人的精锐之师。

正当三人争执不下之时,边关的细作返回,报告称,不仅占南国在大规模地调兵遣将,掸国,婆罗多国也在秘密往边境增兵,战争的阴影已经在悄无声息间笼罩在了大玄的上空。

这则消息的到来,让周明诚对自己的判断更加深信不疑,镇南、安南二军都督见状也只好让步,他们提出,是否能先解除右武卫的武装,将郑怀仁暂时扣押,待击退敌军后再议请对其的处置。

周明诚却不肯退让,坚持要将右武卫直接消灭,还坦言如果他们惧怕担责的话,可率领本部兵马前往边关设伏即可,至于消灭右武卫之战,由他宣南军独自完成,将来若有罪责,也由他一力承担。

苦劝无果的二军都督最终悻悻而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