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 备战常郡(1 / 2)

加入书签

秋风瑟瑟,星辰高悬,赵远山的头顶倾泻下冰凉的酒液,沿着他的脸颊滑入衣领,让他瞬间清醒。

“将军,城失守了,杨毅领军攻破了城门!”何副将焦急地逼近,满面悲愤。

赵远山目光呆滞地望着面前那个九尺壮汉——李存孝,心中却仿佛饮下了诀别的离别酒。随即,他与另外七人被五花大绑,高悬于城墙之上。城内的陈庆之等人则开始接收投降的士兵,收缴武器,清点战利品。随着数千俘虏被押送至城外大营,天宁县的宣告灭亡,成为了事实。

天宁县的战火熄灭已有半月,二百里间的疆域纷纷望风而降,直至常郡城。就连原本让杨毅忧虑的金坛县,也传来消息:守将赵焕自觉无力坚守,带领县令及民众向杨毅投降。如今,庞大的常郡除常郡城与钟县之外,皆落入杨毅之手。三万先登死士,他毫不犹豫地纳入麾下,并启用了系统赠送的文臣武将卡。历史上能够被誉为极品的文臣不多,杨毅对此充满期待。

昔日天宁县的县衙,此刻化为大军的临时指挥中心。一间偏堂里,杨毅面带笑意,审视着风格迥异的二人——蔺相如,吴起。一文一武,战国时期的杰出人物。蔺相如,无需多言,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渑池之盟等典故,都与他密切相关。变法之举,硬是为赵国延长了三十载国运,其名相之名,堪称时代翘楚。令秦王为赵王演奏乐器,这般能力,战国无人能及。至于吴起,更是不得不提。兵家亚圣,战国第一名将,其军事才能足以与兵圣孙武媲美。一部《吴子兵法》照亮了无数后来者的道路,卫青、李靖、戚继光等名将,都深受其影响,渴望追随左右。单凭这一点,杨毅已觉值回票价。此乃兵家祖师级的人物。

因系统的缘故,蔺相如与吴起迅速适应现状,向杨毅躬身施礼:“主公,在下(末将)来迟,恕罪。”

尽管这些由系统召唤的文臣武将对他忠诚无比,但杨毅仍有些不好意思。他连忙起身扶起二人,喜悦溢于言表:“两位相助,三生有幸。”

拜见后,杨毅引领二人坐下,开始闲聊。有趣的是,身为文臣的蔺相如有八尺之高,大眼方脸,若披甲执兵,恐怕会被误认为武将。而统兵挂帅的吴起,身高仅七尺,虽然不算矮,但在陈庆之、李存孝等人面前略显逊色。

茶话结束后,三人均感宾主尽欢。杨毅轻咳两声,耐心道:“蔺相,吴圣,初来乍到,不如先休息几日如何?”闻言,蔺相如与吴起连忙放下茶杯,起身拱手:“主公莫要折煞我二人。”

杨毅原想让两位大人物休息,未料他们反应强烈,顿时有些尴尬:“好好好,以后我叫你相如,叫你吴将军,可好?”二人相视一笑,觉得这样不错,点头表示接受。

...

河州郡,地处扬州之南,临长江,北邻江宁(南京),西接庐州(合肥),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是江南繁华的商业之地。两个月前,蒙山与裴仁基父子三人遵杨毅之命,率两万大军攻打河州。天下十八路反王中,有的出身豪族,有的来自世家,有的出身商贾,唯独杜伏威最为贫贱,祖上因盗窃入狱,父亲则是富户家的仆人。然而命运多舛,杜伏威因盗窃羔羊被捕,阴差阳错率领囚犯揭竿而起,短短数月,聚集近万人,借百姓对隋朝的不满,一路攻城略地,如今几乎占据整个淮南,拥有十二个州郡。但因其出身,反王们并未认可他的淮南王称号,只称其为六十四路烟尘之首。

蒙山跟随杨毅历经多战,深知杨毅担忧扬州后方空虚,恐杜伏威乘虚而入,因此他步步为营,绝不贪功冒进。即便如此,蒙山与裴仁基仍攻克数十城,占据了河州大半江山。

河州雨山县,大军驻扎之地,蒙山、裴仁基与裴元庆等将领正在主账商议。“元庆,花山方向有江宁援军吗?”裴仁基啃着手中的肉饼,询问刚从前线归来的儿子。军中无父子,裴元庆为郎将,裴仁基是大将,等级分明。裴元庆恭敬答道:“将军,杜伏威近日常调兵,但未见江宁援军。”

裴仁基轻笑一声,转向蒙山:“蒙将军,你说这杜伏威有何打算,除了方山、牛首、隆昌三县,河州其余之地他全放弃了。”

蒙山粗大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案桌,沉吟片刻:“杜伏威必遇难题,否则不会如此畏战。”

裴仁基看着紧锁眉头的蒙山,忽然笑道:“蒙兄,别人败阵才皱眉,我们倒好,胜仗还担心有诈。”裴仁基的调侃驱散了大帐中的沉闷,蒙山笑着挥挥手:“罢了,罢了,就算有诈又能如何?两万大军征战两月,连下十二城,伤亡不过千人,足矣。”

气氛轻松不少,裴元庆趁机问道:“敢问将军,是否派兵攻打牛首、方山、隆昌三县?”蒙山闻言,抿唇一笑:“为何不打?无论谁在困扰杜伏威,我蒙山军都要去凑个热闹。”

随着最后几日的整修,新型的攻城器械和粮草已抵达新北。杨毅向三军下达指令,任命吴起为先锋大将军,自率一军,统御三万敢死之士。同时,蔺相如开始接手常郡收复之地,凝聚民心,指导百姓重建城堡。

大帐之中,杨毅身披龙纹锁子甲,再次筹划下一步战斗方案:“我已命吴帅带领两千敢死士进攻钟县,如无意外,今晚钟县即可收回。待吴帅归来,大军即刻拔营前进,各位有何重要情报禀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