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章 韩熙载夜宴图(1 / 2)
在望远镜的放大下,拍卖台上的《韩熙载夜宴图》,清晰的呈现在眼前。
该幅作品无款。
前隔水存南宋人残题的“熙载风流清旷,为天官侍郎,……”二十字字。
引首有明初程南云的篆书题“夜宴图”三大字。
卷后有南宋史弥远“绍勋”葫芦印,清代宋荦钤的“商丘宋荦审定真迹”印。
拖尾有行书“韩熙载小传”,后有元代班惟志于泰定三年的题诗,还有积玉斋主人的题识。
后隔水有清代王铎的题跋,后有“董林居士”、“纬萧草堂画记”等收藏印。
此外,还有乾隆皇帝长跋,及清内府诸收藏玺印。
全卷化作内容,共分为五段,每一段,画家都采用一扇屏风,作为画面空间建构,营造美感的主要手段。
第一段:琵琶独奏。
描绘的是韩熙载与到访的宾客们,聚精会神的倾听琵琶演奏的场景,可以看出演奏之前,屋内经过一场动荡,并着重表现弹奏已经开始,全场空气凝注的瞬间。
此段出现的人物繁多,场景复杂,床上的红袍青年,是新科状元郎粲,端坐在状元左侧,戴着高高头巾的人,是主人公韩熙载,弹琵琶的女子,是教坊副使李嘉明的妹妹,李嘉明则在她左边,并扭头望着她,听得入神,且一直关心她的弹奏手法。
此外,长案两端坐着的,是韩熙载的朋友,太常博士陈致雍、门生紫薇郎朱铣,另有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
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确有记载。
第二段:六幺独舞。
描绘的是韩熙载站在红漆羯鼓旁,两手抑扬地敲鼓,他用右手举起鼓捶,使人觉得鼓槌敲下去,就能清晰听见羯鼓的声音。
郎粲斜身靠在椅子上,一边可以照顾韩熙载击鼓,一边欣赏王屋山的舞技。
画中还有一位青年打板,应是韩熙载的门生舒雅。
这一场景里,明显添加了一位新面孔——一个和尚参加了夜宴,他是韩熙载的好友,叫做德明和尚。
德明拱手伸着手指,谦卑的低着头,似乎他出现在这种场合,不是很放的开,只是看着韩熙载击鼓,而不看妖娆的舞伎。
再看旁边为韩熙载打节拍鼓掌之人,恰与德明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段:宴间小憩。
描绘的是韩熙载坐在床榻上,边洗手边与侍女们谈话。
此时的琵琶和笛箫,被一个女子扛着往里走,随后跟着一位端着杯盘的女子,他们边走边谈,似对今晚的宴会津津乐道,更加烘托了轻松的氛围。
此外,红烛已经点燃,床帖拉开,被子堆叠,枕头已经放好,以便随时可以休息,借此可以联想,古人宴会的场景——他们遮窗夜饮,载歌载舞,累了就歇息,常常忘记昼夜的变化。
第四段:管乐合奏。
这个场面的主人公,已经换下正装,并盘膝坐在椅子上,一边挥动着扇子,一边吩咐着侍女。
前方,五个奏乐人并排横坐,各有自己的动态,虽同列一起,却没有被格式的呆板,旁边另有一名打板男子,坐姿端正,与吹奏管乐的女伎们,形成了又一对比。
第五段:宾客酬应。
这段描绘宴会结束后,宾客们陆续离去的场景。
韩熙载站在两组人物中间,伸出左手呈摆手状,好像在推脱客套什么。
整体来说,该画卷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富有鲜明的变化,尤其敷色极显丰富,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具有强烈的对比,却又不是和谐。
不愧是十大传世名作之一,仅仅是画笔运用,便到了神乎其技的地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