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六章 农学院的难题(1 / 2)

加入书签

王教授风风火火地从省城赶来,还要连夜去青山大队。

夜路难走。

高主任担心出事,好说歹说总算是将王教授留了一夜。

早上天刚亮,王教授又急不可耐地要来青山大队。

自从恢复高考,知识分子的身份一下子被提高了不少。

再不是人人唾弃的反动分子。

加上王教授除了是省农学院的教授,还是领导班子中的一员。

高主任也只能是跟着,一路前往青山大队。

王教授喜不自禁道:“陈海峰同志,你帮了农学院一个忙,没有你,我们这些人都要挨批评。”

“你不但帮了我们的忙,更是帮助了全国的老百姓。”

此话一出,高主任与王老栓面面相觑。

“主任,这个王领导莫不是脑子有点问题?话越说越离谱,引进一百多头猪仔,怎么扯到帮助全国农老百姓身上?”

高主任摇摇头。

听不懂,完全听不懂。

陈海峰将手抽了出来,微笑道:“王教授,进口白猪的推广很不顺利吧?”

王教授收敛了脸上的激动,垂头丧气地说道:“何止是不顺利,简直是压力重重,困难多多。”

“不是说进口白猪肥肉多,长得快,怎么还会推广不出去?”

过陈海峰的疯狂洗脑和灌输,王老栓对进口白猪,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对现在的农民们来说,一年到头能吃上去几顿香喷喷的大肥肉,可说是最最幸福的事情。

陈海峰再三提及,进口白猪的肥肉远高于瘦肉,而且不像黑猪,需要一到两年才能超过两百斤。

只需要几个月,进口猪就能长得膘肥体壮。

繁殖力强。饲养起来也不算复杂。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推广不出去呢?

王教授无奈地说道:“这件事情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了,主要还是固有观念的问题。”

高主任插话说道:“王教授您别着急,大家慢慢说,大家都坐下吧。”

随后,众人各自落座。

王教授先从大方向讲起。

从六十年代末开始,针对国内肉食品短缺问题,各省农学院和相关农业畜牧机构,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和研究。

省农学院引进了一大批进口白猪,通过几年持续研究,确定进口白猪相比本土黑猪,具有种种优点。

长得快,适合成规模的饲养,出肉率高,肥肉远高于瘦肉。

属于解决国内肉食品短缺的不二之选。

随着大方向的改变。

国有企事业单位,工厂,研究机构,

高等院校,也被有了新任务。

上级要求王教授在两年时间内,向省内进行进口白猪推广。

开展白猪的饲养工作,解决肉食品短缺这个老大难问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对于国外来的东西,城里和乡下是两种不同的态度。

城里将外国进口商品当成宝贝疙瘩。

大部分人都认为,外国进口的东西一定比国内要好。

到了乡下,情况一下子反过来。

被农学院选为试点的几个个生产大队,一个个顾虑重重。

一来,他们从来没有养过白猪,不知道该怎么伺候。

特别是当他们得知,这种白猪是来自国外的进口猪,更加不敢养。

进口的东西肯定特别贵。

一旦养死了,就算把整个大队卖了也赔不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