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未曾发现的问题(1 / 2)
有一说一。
对于菲利普斯提出的曲线迂回计划,陈海峰颇为动心。
纵然两世为人,陈海峰也不敢保证能让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他的构想落实下去。
更不敢保证,期间不会出现任何偏差。
现阶段属于米国汽车行业的低谷期。
伴随着米国汽车一蹶不振,米国民众在对待本土汽车和进口岛国汽车这件事情上,呈现出的一种极端的态度。
一方面咒骂岛国汽车,抢了他们的工作,破坏了米国的经济。
另一方面,又大量购买岛国汽车。
原因无他。
性能卓越,价格低廉。
主要是省油。
米国汽车各个都是油老虎,纵然米国是全球第一经济体,老百姓月收入远超全球平均经济水平。
也不代表他们能用得起,耗油量巨大的国产车。
相反。
岛国汽车针对石油危机带来的高油价,重点发力节能省油。
两相对照,米国民众自然首选岛国汽车。
面对传统工业难以为继的局面。
米国官方不得不进行产业转型,制造业出海。
如今,米国处于产业转型,去工业化的关键时期。
本土一大批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停产,倒闭潮。
有人出钱买他们
的设备,这些资本家肯定会不加犹豫卖出手里的汽车产线。
陈海峰分析对了前面一环。
却也低估了米国官方对龙国的态度。
米国放松对龙国的打压,主要因为毛子的军事压力,已经到了米国难以单独对抗的程度。
急需要一个重量级帮手,协助西方一块对抗毛子。
这个大背景下,米国才向龙国释放善意。
卖给龙国一批梦寐以求的东西。
但不论是释放善意,还是提升龙国的战略地位。
一切的一切,都是有一个前提的。
给予龙国的好处,绝对不能对米国的核心利益造成冲击。
龙国汽车工业相较于西方,落后的不是一星半点。
一旦将米国汽车厂家的生产线卖给龙国,等于是协助龙国的汽车行业进行产业升级。
帮助龙国的汽车制造水平,拉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米国是拥有汽车大国,更是汽车制造大国。
自然不会允许龙国,拥有和自己并驾齐驱的研发生产实力。
和米国又当又立的态度不同,欧陆各国对龙国的态度,相对暧昧了不少。
有的国家对龙国的日渐崛起满怀忧心。
有人则认为,应该放弃以前对龙国的打压政策。
交好龙国,携
手发展。
帮助自家企业进入龙国市场,在这个全新的市场,获得最大的利益。
米国眼中的逆子,西方阵营出了名的反骨仔高卢国,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高卢和龙国于六十年代建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