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五路总攻(1 / 2)

加入书签

王彦庭很满意自己的政治计划能够顺利地实现。

相对其他看到的小说上的穿越者来讲,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成功者,甚至还妥协了很多。

他只是把自己上一世的很多观念带到了这个时代而已。

比如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贵为国王,为什么只有三个妻妾,他笑笑。

只有经历过现代生活的人才知道,老婆多了不见得是件好事,即便身体扛得住,后宅的安稳也很考验丈夫的水平。

甚至在政治体制的变革上,他也只是按照现有的条件把权力还给官僚阶层和底层百姓而已,还是分为两个互不干涉的层面处理的。

因为关于教育的普及即便他去做了,没有几十年的沉淀也不会看到根本的改变,他不觉得自己还能活着看到。

某种意义上,他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自己过上轻松一点的生活而已。

他观察过政事堂那些宰相的工作,说实话后世的996福报与之相比真的可以叫福报。

从那以后,他更加坚定了绝不加入政事堂的决心。

毕竟做枢密使不是天天打仗的,但是做宰相那是真的天天要上班的。

他不像裴枢、崔胤他们,甚至和王师范也不一样,那些人是被儒家思想洗礼过的,还有权力的欲望支撑着可以把这种当牛做马的日子当享受。

王彦庭是只想躺平的人,只要日子还能过,情愿没有权力。

不过他没有想到他的这些拿不上台面的想法在别人的脑补之下,几乎已经上升到了圣人的高度。

首先是底层的百姓高度拥护,毕竟现在自己也是有权利的人了,还能决定一保之长的人选的。

更加对他感恩戴德的是高层官僚,可以说,是王彦庭彻底废除了君权至上的概念,把权力全部交到了官僚阶层手里。

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军队的支撑是完全不可能的。就这样,还需要处于社会变革期,趁着打江山的个人威信压下去。

但是这种可以黄袍加身的开国君主又有几个愿意自废武功把权力让出去呢?

现在他们见到了一个,而且让的彻彻底底,没有一点保留。

这让他们对王彦庭的支持到了一个狂热的地步。

至于王族需要国家养活,这算事吗?

过去哪个朝代的皇族宗室不是国家养活的?还一味追求奢靡腐败之风,

和他们相比,王彦庭自律的可怕,甚至限制了儿女继承爵位的数量,超过六个都要自己养活的。

因此,无论是代表旧世家的崔胤、裴枢等人,还是代表寒门的柳璨之流,都没有给变革增加任何障碍,都是给予了全力支持。

当然,派系之间的斗争仍然存在,但是这是一个政权无法避免的。

只是,现在无论是哪个派系的提议,都自动维护了两个国王家族的利益,王彦庭觉得这就很好。

眼看着新生的大唐帝国又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机,剩余的藩镇都在瑟瑟发抖。

现在谁都看得出来,大唐的基层百姓生产热情高涨,上层官员尽管还有分歧,但是作为最终利益获得者,都维持了大方向的正确。

这样下来,时间就朝着有利于大唐朝廷的方向前进了。

如此情况下,虔州刺史卢光稠和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首先坐不住了。

他们很清楚,按照大唐政事堂的决定,明年开春唐军就会收复梁军所在的区域,搞不好蜀军也会一把端走。

剩下他们这点小卡拉,只是唐军现在还顾不上而已。

那还坚持什么?完全没有意义啊。

当然,朝廷也没有亏待他们,“千金市骨”的把戏这帮高层官员那是不要太熟悉。

政事堂是进不去了,要看下一届。但是封爵可以,卢光稠被封赣南侯,王审知被封建州侯。

这两人的归降给岭南诸镇的节度使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本来他们僵持着是因为觉得自己还有地利的优势,毕竟岭南烟瘴之地,自秦朝以来,几乎都是一种游离状态。即便形式上大一统,但是实质上一直是自治的比较多一些。

而且岭南的人文文化和中原的截然不同,大家还觉得中央政府会有管理上的难度,一时不一定敢插手过来。

现在一看威武军所在的建州、泉州等地,归降后被朝廷新政管的服服帖帖,老百姓欢欣鼓舞,一下子就产生了对比。

那还玩个屁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