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4章 待替换(七)(1 / 2)

加入书签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2月4日 [17]—1722年12月20日 [186]在位),自号体元主人 [152],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 [143];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 [144] [183]。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玄烨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1]。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开始真正亲政。九年,肃正朝纲,恢复内阁制度,颁布《圣谕十六条》 [2]。成年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 [140];澎湖海战,统一台湾 [3];挫败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 [4];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标榜仁政,笼络汉族士人,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但是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其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玄烨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扞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5-6] [141],也有学者尊称其为“千年一帝” [7] [184]。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早时勤学

少年康熙帝写字图 [40]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玄烨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史载孝康章皇后向太后问安之时,出门时看到有龙绕身,孝庄太后才知道孝康章皇后有身孕。孝庄太后说:“我当初怀顺治皇帝的时候就有这种景象,如今佟佳氏也是如此”。 [9]

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庶妃,玄烨降生时,父亲顺治皇帝专宠贵妃董鄂氏,对玄烨并不非常关心 [147]。出生不久,玄烨即遭到天花的侵袭,顺治帝特委托奶妈带他到紫禁城外哺养。他小时候未经出痘(天花)。因此,他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多少年后,康熙帝犹抱憾不已 [10]。但是他所患天花之症并没有危及性命,仅在脸部留下几个细小的麻点。这使他对当时这种最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而他出过痘竟成了他将来继登帝位的一个有利因素。

玄烨从五岁开始读书识字,很快显露出勤奋好学的天分。史载玄烨天表英俊,声音洪壮有力。六岁的时候,偕同众兄弟向父皇问安。世祖福临问皇子们最想做什么。皇二子福全说作为一个贤王足矣。唯有玄烨说道希望效法父皇。于是福临十分看重玄烨。 [1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