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各项图纸,配车(1 / 2)
李平安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查看起新解锁的图纸。
首先是炼钢方面,解锁了电弧炉炼钢技术。
电弧炉是一种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来熔炼金属的设备,它可以更快速、更精确地控制炼钢过程,生产出高质量的特种钢。
接着是数控机床,解锁了第二代数控机床的图纸。
相比第一代,第二代数控机床在精度和效率上都有了显著提升,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加工任务。
最后,无人机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解锁了新一代无人机的图纸。
这种新型无人机在飞行时间、载重能力和操控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李平安仔细研究着这些新技术,心中充满了兴奋。
就在这时,李平安的思绪又转向了下一步的计划。
一旦赵部长把所需的材料送来,他就要着手制造光绘机,然后进一步发展光刻机。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芯片的制造能力。
李平安的目光变得深邃,他喃喃自语道:&34;有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发展计算机了。&34;
其实,在60年代,炎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并不慢。
早在1956年,炎国就开始了半导体研究,1958年成功研制出了第一个锗单晶管。
到了60年代初,炎国已经能够生产各种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炎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后来逐渐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这其中既有技术封锁的原因,也有国内政策和环境的影响。
李平安深知这一点,他决心要改变这个局面。
只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炎国的半导体技术完全可以赶上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就在李平安沉浸在思考中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34;请进,&34;李平安回过神来,说道。
门开了,是一个年轻的技术员。
有些局促地站在门口,说道:&34;李工,赵部长派人送来了一批材料,说是您要的。&34;
李平安眼前一亮,快步走到门口。&34;太好了,辛苦你了。材料在哪里?&34;
&34;在仓库里,我们已经按照您的要求分类存放好了。&34;年轻技术员回答道。
李平安点点头,&34;好的,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我一会儿就去看看。&34;
送走了技术员,李平安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制造光绘机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李平安快步走向仓库,心中已经开始构思光绘机的制造过程。
光绘机是制造集成电路光刻版的关键设备,它通过控制激光束的移动,在涂有光刻胶的基板上&34;绘制&34;出精密的电路图形。
来到仓库,李平安仔细检查了送来的材料。
高纯度的光学玻璃、精密的机械部件、高性能的激光器所有需要的材料都一应俱全。
&34;太好了,&34;李平安自言自语道,&34;有了这些,我就可以开始制造光绘机了。&34;
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光绘机的具体结构。
首先是光学系统,需要设计一个精密的光路,确保激光束能够准确地投射到基板上。
然后是机械系统,要保证基板的移动精度达到微米级。
最后是控制系统,需要编写复杂的程序来控制激光束的移动和基板的位置。
……
李平安站在仓库里,环顾四周,心中已经开始构思光绘机的制造计划。
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34;电子部分还是得我亲自来做。&34;李平安喃喃自语道,&34;这些东西对精度的要求太高了,稍有差错就会影响整个设备的性能。&34;
他的手不自觉地看向一旁,那里放着他的&34;万能工具箱&34;。
这个神奇的工具箱是他穿越时带来的,里面有许多超越这个时代的精密工具。
李平安知道,只有用这些工具,才能保证电子部分的质量达标。
&34;其他零部件倒是可以交给工人们来做。&34;李平安思索着,&34;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熟悉一下数控机床的操作。&34;
想到这里,李平安的嘴角微微上扬。这不仅能加快光绘机的制造进度,还能提升工人们的技能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34;最关键的是要让技术人员学会制作打孔纸带。&34;李平安皱起眉头,&34;现在的数控系统还比较原始,不能进行面板操作,所有的指令都得靠打孔纸带来输入。&34;
快步走出仓库,朝技术科的方向走去。
路上,李平安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分配任务。
推开技术科的门,李平安看到里面一片忙碌的景象。
工程师和技术员们正围在一台数控机床旁,讨论着什么。
&34;各位,&34;李平安清了清嗓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34;我这里有一些新的零件需要制造,麻烦大家帮忙。&34;
掏出一叠图纸,递给了离他最近的工程师。
那位工程师接过图纸,仔细翻看起来,脸上很快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34;李工,这些零件看起来很奇怪啊。&34;工程师抬起头,困惑地问道,&34;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34;
李平安微笑着摇了摇头,&34;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们,不过等所有零件都制造完成后,你们就会知道了。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34;
听到这话,技术科的人们眼中都闪烁起好奇的光芒。
看着李平安自信的表情,大家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点头表示理解。
分配完任务后,李平安又把机械厂的工程师和技术员们召集到一起。
拿出一卷打孔纸带,开始耐心地讲解如何制作这种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控制介质。
&34;大家看,&34;李平安举起纸带,&34;这就是我们数控机床的&39;大脑&39;。每个孔洞都代表一个指令,我们必须确保每个孔的位置和大小都精确无误。&34;
工程师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有人问道:&34;李工,这个误差能有多大?&34;
李平安严肃地回答:&34;误差必须控制在01毫米以内。记住,哪怕是最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个加工过程出现问题。&34;
大家听了,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01毫米的误差,对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李平安详细讲解了打孔纸带的制作流程,从纸带的选择到打孔机的调试,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