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章 连续抢答(1 / 2)

加入书签

何仁越看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有道理,眼前这幅梅花图,摸上去纸张非常细腻,而且很薄,这是老宣纸的典型特征。

也就是说,画真不真先不说,纸起码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有可能是恽寿平的真迹。

印章就不用看了,肯定是恽寿平的没错,落款是一首题画诗,“江南十月天雨霜,人间草木不敢芳……”

最后两句是恽寿平题的“仿逃禅老人墨梅,录煮石山农句。”意思就是画仿的逃禅老人,诗是煮石山农的。

这就比较清楚了,逃禅老人就是南宋画家扬无咎,他最擅长的就是画梅花,而煮石山农则是元代诗人和画家王冕,诗名就叫《梅花》,他也非常擅长画梅,水平不比扬无咎差。

落款没有问题,何仁又看向了印泥,颜色亮而不浮,应该是老印泥。不过这也不能当做直接证据,清代的老印泥真不算贵,老宣纸虽然难找,也不是完全找不到。

要是周伟找人临摹了一幅恽寿平的《梅花图》,然后用老印泥盖章,也能瞒过很多鉴定专家。

何仁突然有了一丝明悟,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周伟故意用香熏过这幅画,然后拿过来找茬,扰乱自己的判断?

何仁觉得很有可能,以周伟的德行,能干出来这种事来。

所以何仁还要继续鉴定,接下来就要用“对”了。

“对”其实就是对应,看看书画的风格是否能和作者的风格和笔法对应上,比如恽寿平画花卉时很少勾勒,以水墨着色渲染,用笔含蓄,天趣盎然……都能一一对照上。

就算不是恽寿平亲自画的,也是高手仿的。

最后就是“照”了,所谓照,就是用光照,和鉴定玉的时候差不多,不过鉴定玉时看的是透不透,有没有棉,而照字画,主要是看墨迹和纸张。

何仁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了起来,薛老又是一阵点头,闻、看、对、照,这种鉴定方法属于古法,现在年轻的鉴定师大多不会用,何仁能按照流程来,在老专家心里,自然是守规矩的表现,值得表扬。

何仁这么一照,就看出问题了。

纸张没什么毛病,又薄又细,确实是老纸,但是墨迹就有些不对劲了,树枝和梅花的墨迹符合自然氧化的过程,但是题画诗和落款的墨迹还很“新鲜”,应该是近几年后加上去的。

何仁看了一眼周伟,还没开口,周伟却是先说话了,“你都看了半个多小时了,还没看明白?你要是准备看上个一年半载,我们这赌约怎么办?”

何仁乐了,“周老师,是不是太急了?怎么说都是疑似恽寿平的《梅花图》,多看一会儿有什么问题?难道你平时鉴宝都是一眼就能有结论?”

“你!”周伟感觉何仁就是他的克星,每句话都不中听,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我不跟你做口舌之争,你刚才说疑似?就是说你认为这幅画是假的咯?”

“我可没这么说,只是有几个疑虑。”

“疑虑?”

“首先就是画上的香火味,我们都知道,仿古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熏染法,简单来说就是用香去熏,可以把画做旧……”

薛老神色一滞,周伟则是嗤笑一声,想要开口反驳,结果何仁抢答道,“不过这幅画显然不是用熏染法做旧的,而是有人故意用香去熏,至于某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就不得而知了。”

周伟脸涨得通红,他知道何仁口中的某些人指的就是他,不过他还是说道,“你怎么能确定不是熏染法做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