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拉人入伙,共抗大明(1 / 2)
海峡大战获取最后的胜利,大明军队迅速就开始展开进攻,大批早就准备好的运输船,开始朝着勃固等地运输军队。
时间不等人,战场之上,局势变化万千。不抓住机会,追赶时间的话,保不准就会出现什么意外。
当然,坐镇后方进行指挥的统帅谷志诚,也是因为对大明水师有足够的信心,才会选择让大军提前做好准备。
没有唐国水师的干扰,大明军队可以通过运输船,无比轻松就运送到南洋任何地方,从任何一处海岸选择登陆,完全可以打唐国一个措手不及。
多点开花的手段,瞬间就让唐国疲于抵挡明军的袭击,完全就没有继续进攻的能力。
一场海战,彻底打断唐国进攻的势头。整体战场,唐国迅速就陷入到防守的局面,再没有进攻的锐气。
李永寿非常生气,针对马六甲海峡的海战,唐国倾注的心血不少,调用的火炮数量更是非常庞大。
结果呢?却就是收到这样凄惨的结局,真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去接受。
“为什么会落败的这么惨?到底是为什么?明明我们装备有大量的火炮,就算是不能获取胜利,也不至于会这么快就迎来惨败才对?”
李永寿是打死都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要知道,大明和唐国在水师上的发展,几乎是对等。也就是说,双方都还在大规模采用木质结构制作战船,防护力不存在多么大的差距。
在防护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火炮的威力和数量,就是决定水师纸面实力的重要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海盗聚拢起来组成的船队,也都可以对一些国家的正规海军造成威胁。
就是因为防御力差不多,保证攻击力不太垃圾,就能造成不小的威胁。
这么一些因素,才会让李永寿想到用火炮熟练,进行弥补纸面战力,尽可能阻拦大明水师的原因。
但是,谁能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有问题,绝对是有问题。你们说说,是不是存在很大的猫腻,我们再怎么样也不会输得这么惨才对!”
李永寿一边说着,一边就将目光投向跟在身边的几人。
现如今,唐国高层已经不直接指挥军队作战,全部都是把控军队,将打仗的事情交给
所以,对战场的敏感度,稍微就有些降低。
具体战争的变化,他们多数是有些异想天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纯粹的外行,不是什么专业的将军。
就算是李永寿,也是一样。
人不是神,能兼顾内政和军事的人才,一直都是屈指可数。
唐国能快速崛起,笼络人心,开垦荒地,建设工业,发展经济等等。
这些都是李永寿等高层的功劳。
发展国家,让百姓具备凝聚力,这是他们的本事。
一个国家,底层百姓认可,对这个国家的兴亡带有浓厚的情感,那就可以说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一旦出现外部的战争,底层的百姓会自发参与到军队,与入侵国家的敌人殊死抵抗,勇猛战斗。
民族主义思潮,是对这样一种情况最为真切的解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