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1 / 2)
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
前线,哈萨克草原东头。
盟约既成,明军便脱离了与哈萨克骑兵的接触,改为监视,加强到五万的骑兵大军压力顿时消失了大半,不必陷入被南北夹攻的窘境。陈演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李争鸣对这个盟约却不以为然,却毫不犹豫的执行了大都督行营的军令,纵兵北上。
五万骑兵以席卷之势,自哈萨克草原东端分兵,三万铁骑自草原左方大范围穿插,包抄,深入伊尔库茨克要塞后方,断其粮道后援,中线大军步骑加强到七万之众,缓缓逼近俄人在西伯利亚最大,势力最雄厚的军事堡垒,伊尔库茨克要塞。
崇祯十年,六月初。
北方大战在即,同时,突厥斯坦城。
三万突厥骑兵护卫着一万两千明军,在巴尔可什湖畔的草场上奔驰,红衣红甲的明军将官与骑着骆驼,穿着白袍的突厥首领把臂言欢,在突厥斯坦城外的大湖之畔,缔结盟约。辽东兵学山长,明军大佬袁崇焕领衔,南下与突厥人结盟的是一万两千关宁骑兵,主帅是吴三桂,副帅是祖大弼,作战骁勇,人送绰号祖二疯子。
六月初,突厥草原进入雨季,水草丰茂起来,一片绿意盎然。
大湖之畔,一队队骑兵往来穿梭,身穿大红军服的明军将领,与行伊斯兰礼节的突厥人,把酒言欢,很有一钟历史的维和感。倘若一个后世人见到这副画面,竟然会惊的目瞪口呆,这纯粹的军事联盟看起来实在太违和了。
然而,突厥人眼下的处境并不妙,与明军结盟是委曲求全。
百年前曾经强盛一时的哈萨克汗国,到明末时势力渐渐衰落,曾经的百万人丁,三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一半,原因便是连年征战,生死大敌便是南边的准葛尔汗国,和北边的俄国人,也爆发过小规模的战斗,却以突厥人的步步退让作为结束。
突厥人,北边面临俄国人的急速扩张,南边的生死大敌,准葛尔人偏偏又崛起了。准葛尔人的崛起,又是因为瓦剌人在白城之战中一败涂地,残部抵挡不住明军赫赫兵威,集体西迁至青海一带,臣服于强盛的准葛尔汗国,于是得到了大量人丁牲口补充的准葛尔汗国便崛起了。
中北亚,各种势力盘根错节,这便是大明中兴带来的连锁反应。
白城大战瓦剌人惨败,西迁投靠了准葛尓人,准葛尔汗国由此崛起,强盛起来,将北边的突厥人打的大败,此时明军全歼远东俄军,大举西进,大明和突厥人的联盟便势成必然,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因为明军与突厥人都有共同的敌人,俄国人,准葛尔人,瓦剌人。
于是随着明军的西进,中北亚大战越打规模越大,最终将所有的中北亚势力全都卷了进来,这也是必然之事。
到了崇祯十年六月间,战局渐渐清晰明朗了。
明军与突厥人组成军事联盟,向北,明军正在席卷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城市,要塞,向南,一万八千明军与八万哈萨克骑兵组成的联军,南下迎战准葛尔人,瓦剌人的蒙古联军,与此同时大明的西北,一支五万人的偏师正在西进青海,夹攻蒙古联军。
再往南,李自成部已经攻占了拉萨,有意无意威胁着蒙古联军的后路。到了崇祯十年,这场大战,终于打成了席卷整个亚洲的大战,明军,突厥人,蒙古人,俄军搅在一起混战厮杀,大小汗国很快分边站队,无一幸免全都卷进大战,最后终于发展到,各东欧强国也卷进这场大战。再后来,瑞典王国,欧洲联军也加入了战争,最后发展成了世界大战。
这一切的一切,根源便在于大明的中兴,引发了一系列不可控制的连锁反应。强大的势力拉帮结伙,大打出手,小点的中亚汗国,没落的欧洲骑士团国家纷纷被吞并,亡国。最终这场席卷全球的大战,决定了未来三百年的世界格局,直到爆发了另一场世界大战。
大湖之畔,突厥人生起篝火,杀羊宰牛款待明军将士。
不苟言笑的袁崇焕,面无表情摆出辽军大佬的架势,官威十足。英气摄人的吴三桂却带着一个通译,在一个个突厥人酋长,首领中间打躬作揖,笑意盈盈,与突厥人首领们畅想着美好的未来。所到之处,突厥人纷纷行礼,寒暄,总之是一团和气。
可怜这些突厥人竟不知,这位吴大帅最是两面三刀的一只笑面虎。
让吴三桂领着关宁军南下作战,与突厥人打交道,真真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吴三桂这个人狡诈多智,两面三刀,在崇祯皇帝面前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节烈大将,在关宁军将士心目中,是一位勇冠三军的青年统帅,在满清贝勒们眼中,他便是个识时务的俊杰。
此人,便是明末枭雄中的一条变色龙,最是狡诈阴险还善于伪装。
一团和气,热热闹闹过后,入夜,一万两千明军便在大湖之畔,水草丰茂处饮马,扎营。三万突厥骑兵自然有所防备,一部留下来监视明军,大部横在草原上,挡住明军往都城突厥斯坦的路线。盟约新立,两军还在建立互信的阶段,明军又何尝不是和衣而卧,哪敢真的呼呼大睡。
湖畔,明军大营。
不苟言笑的袁崇焕,与吴三桂,祖大弼等将领沿湖巡视,夜间巡营,一众明军将领对这水草丰美,牛羊成群之地,赞不绝口。这地方的水草,比贝加尔湖畔还要丰美呀。
夜间,鸦雀无声的明军大营。
袁崇焕官威十足又很儒雅,望着面前的大湖,竟慷慨道:“诸位可知此地,便是丝绸古道么。”
祖大弼大字不识一个,他是真的不知道,吴三桂却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自然不肯驳上官的面子。
凉爽,风景秀丽的湖边,吴三桂便恭敬道;“这倒是不知,请袁督解惑。”
袁崇焕谈兴正浓,便斯文道:“此地,确是丝绸古道无疑,这突厥人又分大玉兹,小玉兹,中玉兹,便是咱们史书中记载的大账,中账,小帐,咱们驻扎的这处大湖,便是突厥人的大帐所在。”
↑返回顶部↑